前景分析/“逃离”ST三条出路门槛重重
根据有关规定,ST类上市公司要想实现摘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每股净资产必须大于1元;主营业务运转正常;上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并且净利润是由主营业务贡献的;净资产高于注册资本;会计师必须出具肯定的意见报告。
出路之一:摘帽或摘星?门槛:主营业务收入盈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2日,沪深两市中雄震矿业、攀钢钒钛、春晖股份、深信泰丰、中昌海运、重庆实业、沙钢股份、中国服装、中文传媒、岷江水电和豫能控股等11家前ST类上市公司今年已经实现了“摘帽”。
此外,还有*ST山焦、ST金瑞、*ST新材、ST珠江、*ST秦岭、ST秋林等多家公司已经或即将向交易所申请“摘帽”。 上述这些公司在2010年度实现经营扭亏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依靠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相比而言,ST梅雁等公司则可能没有那么幸运。 当然,即便2010年度经营业绩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还有一批ST类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但每股净资产低于1元、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的利润或审计报告存在问题,这部分公司今年只能暂时获得宽限躲过滑向暂停上市的厄运。想要实现“摘帽”,则仍然需要主营业务发力,或寻求外在的动力恢复持续性经营。 根据年报等内容来看,今年只有*ST阿继、*ST祥龙、*ST当代等多家公司是依靠主业好转,公司董事会已经将向交易所申请“摘星”的有关议案提请股东大会进行审议。 实际上,在实现“摘帽”后,大多数自身主业盈利能力不振的公司,往往还存在后续的资产注入动作。如2009年实现摘帽的南方建材,随后便迅速获得控股股东资产注入,近期再次停牌讨论非公开发行事宜。 当然,也不乏*ST盛润A、*ST中华A和ST兴业等一大批ST板块的“老油条”反复通过各种途径扭亏后再亏,一直徘徊在退市边缘,成为游走在沪深两市退市规则夹缝之间的“不死鸟”,直至实力重组方伸出橄榄枝方才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