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槌敲出离奇案 古董拍场拍假黑幕调查
2011-02-25   作者:  来源:天津日报
 

  反思“免责”之法规 呼唤权威鉴定机制

  乱相丛生拍卖场,近年来,整个收藏界,就连拍卖行的人们都在强烈要求改变这一现状,说不能再让拍卖场成为造假分子和其他种种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乐园,否则会摧毁了收藏家和投资者对拍卖市场的信任,拍卖行离垮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至于应从哪里下手?人们开始反思《拍卖法》中那条可让拍卖行“免责”的法规。
  记者采访时发现,强烈要求改革中国拍卖制度的,是那些收藏家和受雇于资本的经纪人。天津一位资深收藏家说:“外国有遇假可以退拍的制度,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有?法律保护拍卖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如今赝品伪作大量充斥拍卖场,好多所谓的委托人实际上就是造假售假集团的成员,好多拍卖人就是造假售假分子的帮凶,甚至也是其集团的成员,法律再去保护他们,岂不就是在保护古董艺术品的造假和售假?因此,必须要重新考虑那条法规的合理性了。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拍卖背后黑幕重重,那条法规似乎早已过时。”
  退拍,的确是迫使拍卖行自律的有效措施。拍卖行拍假,买家退拍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麻烦,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威信扫地。但问题是,谁来决定退拍的前标准?即谁是具有司法效力的、可为古董艺术品真伪做出精确鉴定的权威?目前中国找不出一家这样的机构,权威的鉴定机制实属空缺。因此不仅收藏家,就连拍卖行,包括法院都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应建立起一批国家级的、具有一定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然后要求委托人、拍卖人必须对拍品的真伪和品质负责,同时还要建立拍卖备查制度,所有拍卖活动必须全部备案,为追查造假售假和洗钱等犯罪行为提供条件。
  说到本文开头郝惊雷的那场官司,最后不管其结果如何?作为一个收藏家,郝惊雷首先是赢回了他的尊严;其次是他把拍卖市场赝品猖獗的真相曝光于天下,没准儿真会引起拍卖制度的改革……


1234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艺术品拍卖市场乱象该管管了 2011-06-14
· 艺术品天价拍卖:谁是幕后推手 2011-06-14
· 宽待巴菲特午餐拍卖 2011-06-14
· 艺术品拍卖,资本导演这场戏 2011-06-14
· 拍卖造假是社会局套的象征物 2011-06-13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