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人的故事
    2007-12-12    袁晞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7年,阅读中有多少打动人心的故事?一说起这个话题,立刻想到的是《佐贺的超级阿嬷》和《灿烂千阳》。
  日本喜剧名家岛田洋七(本名德永昭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是一个苦难中的成长故事。
  因无力抚养,母亲只好将年仅八岁的昭广从广岛送到佐贺乡间的外婆家,外婆的家是“孤绝寂寥极点的破茅屋”,吃了上顿没下顿,常常在小河边等上游菜市场冲下来的菜叶决定当天的“菜谱”。外婆出门时总在腰间系条绳子,绳头绑块磁铁,好吸点废铁卖钱。家里的柴火也是河里捞的,外婆说,“这样,河水可以保持干净,我们又有免费柴火,真是一举两得。”外婆勤劳、智慧,在战后日本物质匮乏的日子里,乐观的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艰苦的生活快乐地过下去,家里也始终洋溢着温暖与笑声。
  外婆和昭广关爱社会,也受到社会关爱,学校开运动会时,小昭广带的饭盒里只有一点素菜和米饭,一位老师说自己肚子不舒服,要用自己有炸虾、香肠的盒饭跟昭广换,每年学校开运动会,总有老师“肚子不舒服”。昭广长大了才明白“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成年后的昭广回首往事时说:“我到外婆家住的时候是1958年,外婆58岁,她还在做清洁工,生活当然不宽裕,但她总是那么开朗乐观、精神抖擞。而我呢,在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义。1991年,91岁的外婆去世以后,我更深刻地领会到她带给我的种种人生的启示。现在大家似乎都陷入茫然的错觉里。放弃40年前就已有的幸福,而一路朝着不幸的方向前行。——大家都走错路了!听听佐贺这位超级阿嬷的话吧:幸福不是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以数十种文字销售了600万册,感动了无数人,接着又以这本《灿烂千阳》再次感动了世界。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大学毕业后就在美国生活。他小说的背景都是故国阿富汗,《追风筝的人》是两个男孩的故事,《灿烂千阳》则是两个女人的故事。玛丽雅姆是私生女,15岁时相依为命的母亲自杀,父亲把她远嫁喀布尔。丈夫是中年鞋匠拉希德。因为多次流产而不再能生育,她生活在家庭暴力中。少女莱拉本来有幸福的家庭和初恋,战争夺走了两个哥哥又夺走了父母,在被欺骗和被胁迫下嫁给了邻居拉希德。一个屋檐下的玛丽雅姆和莱拉最初水火不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的苦难、悲痛和忍耐让两个女性走到了一起,结下了母女般的深情。玛丽雅姆以自己的死换来了莱拉的生,莱拉在塔利班统治结束后的阿富汗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些年,略知国际新闻的人对阿富汗的兴衰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小说的描写,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生活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震撼着读者。《灿烂千阳》的故事吸引人放不下书本,主人公极为惨痛的命运又让人难以读下去。
  卡勒德·胡赛尼因书成名,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的亲善大使出访阿富汗,“2003年,重返喀布尔,我看到穿着传统蒙面服装的女性三三两两地走在街头,后面尾随着她们衣着破烂的孩子,乞求着路人施舍零钱。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已将她们带往何处?她们会有怎样的梦想、希望与渴望……在蔓延阿富汗30年的战争岁月中,她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在写作《灿烂千阳》之际,她们的声音、面容与坚毅的生存故事一直萦绕着我。”

(《佐贺的超级阿嬷》陈宝莲译、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灿烂千阳》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