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中心体育馆:里程碑式建筑重焕青春
    2007-09-21    本报记者:赖臻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为1990年亚运会兴建的奥体中心体育馆及所在建筑群堪称中国体育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建筑,然而经过了17年的风雨洗礼,这座体育馆已显陈旧和落后。借着北京奥运会场馆改造的机会,这座场馆再次迎来了重新焕发青春的时刻。
  用这座场馆的工程主持人杨洲的话来说,大家进入奥体中心体育馆里,将和以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这次改造是将简约主义风格带进了这个具有象征主义意味的建筑。
  简约首先表现在色彩运用的减少。杨洲说,体育馆内的地面、墙面和屋顶,全部采用了灰色基调,考虑到奥运会的观众来自五湖四海,无论是皮肤的颜色、头发的颜色,还是穿戴打扮的颜色,肯定会是花花绿绿的,如果全部6300个座椅再像以前那种每个区域有不同颜色的做法,势必会影响观众的视觉。为此,除了贵宾座席外,其它座席的颜色全部采用淡紫色,这样既不会让过多的色彩形成冲突,也会达到典雅、大气的目的。杨洲的这个大胆尝试受到了一致好评。
  考虑到原场馆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需求无从谈起,这次场馆改造专门从这些工作入手。体育馆的南厅是观众进场的主入口,原有的入口陈旧狭小,在合理地协调了管线布置之后,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南厅的屋顶改造成了整体玻璃顶。这个想法的实施不仅使观众大厅更明亮、更宽阔、更舒适,良好的自然通风措施也极大地降低了建筑能耗。
  除此之外,整体建筑整个外立面采用了维护结构的外保温技术,好似给这幢大房子穿上了一层棉袄,增加了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屋顶采用和中国大剧院屋面同样质地的铝镁锰板,集维护、保温、防水、降噪和装饰等功能为一体。主馆的屋面考虑到比赛以及赛后的场地使用,在屋顶的局部增加百叶窗解决通风和自然采光。
  目前,这座体育馆完成了竣工验收。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该场馆将承办手球预赛和1/4决赛;残奥会期间将承担盲人门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橄榄球的训练任务。而在赛后,则满足国家队训练、全民健身以及相关大型活动的需求。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