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欧采购团采购额远超150亿美元
专家认为此行是平衡贸易摩擦的主动行为
    2009-02-24    本报记者:刘璐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由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带队的中国赴欧采购团于24日启程,前往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进行商务采购。这是近年来中国首次向欧洲专程派出如此规模和级别的采购团。专家认为,此举是中国对正在全球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明确回应,也是平衡贸易摩擦的主动行为。
  此次采购团是为落实中国总理温家宝在1月底至2月初访问欧洲四国和欧盟总部时作出“尽快派中国采购团赴欧洲”的承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国借此进口欧洲的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将有利于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美元贬值的大势难改,作为高外汇储备国家,从安全角度也应抓紧时机花掉“烫手的山芋”,来购买高技术、能源和紧缺的人才。
  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最重要的技术进口来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对欧盟而言,中国是第二大贸易伙伴,现在双边贸易在中国整体贸易中占16.6%,但对中国存在着较大的贸易逆差,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这种逆差还在逐渐扩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1月,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下降17.4%,进口下降21.5%,顺差为117亿美元,为中国同期总顺差的30%。在此次采购团的目的地四国中,中国几乎都是他们排名前三位的逆差来源地。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0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表示,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中国内需的提升可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投资机会。今年,中国将继续扩大进口,积极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海外大规模采购,进口设备、商品和技术。
  “在近日贸易摩擦不断升温时,中国此举从某种程度上也平衡了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中国此举表明,中国不但扩大内需,也在稳定外需;不但稳定出口,也稳定进口。这无疑会增强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欧洲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这对中欧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中国本身来说,大宗采购也可以节约成本,特别是在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上,采购时间、质量都会更有保证。”他说,欧盟以往对华高技术出口的限制,也有望在经济萧条时进一步放松。
  商务部在此次赴欧采购中的作用主要是搭建出一个平台,让企业自行按市场需求进行采购。对于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将有150亿美元的采购额,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采购产品的种类和规模将由企业自行决定。据知情人士透露,参加采购团的企业代表将积极采购与“4万亿”计划有关的商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当然也包括上述欧洲国家关心的重点商品和服务,其总采购额可能将远超过150亿美元。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23日向记者透露,采购团成员以机电企业为主,总人数将超过100人,采购范围可能涉及航空、围绕3G的电信设备和技术、汽车零部件、工业技术设备,以及环保产品。
  记者了解到,中国企业对此行态度积极,组团时报名十分踊跃。“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虽然减速,但相对其它国家而言状况还是比较好的。”梅新育认为,国内启动消费的一系列措施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市场上就表现出如此强劲的需求,让人看到中国经济的潜力。

  [相关文章]中国赴欧采购团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

  本报讯 “中国贸易和投资促进团”24日从北京起飞,前往德国、瑞士、西班牙和英国四国。中国赴欧采购团的采购清单中既包括一些技术和设备,也包括上述欧洲国家关心的重点商品和服务。由于目前正值金融危机不断恶化之际,中国赴欧采购团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