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
    2010-01-05    作者:徐涛    来源: 证券时报

    近年来,保险信息化工作在支撑业务发展、提高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防范各类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为保险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伴随着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工作的逐步展开,信息化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趋势日益显现。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保险行业对信息化治理的认识不断深入,保险公司通过设立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和首席信息官等多种方式,从公司战略层面组织开展信息化工作,显着提升了信息化的管理决策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保险集团公司在信息化领域不断推进“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整体管理、协同发展”的集团化发展战略,取得明显的规模效益。
  2008年,全行业信息化投入达到58.9亿元,基本形成一支初具规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已经能够有效支撑保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据最新统计,全行业共有专业信息技术人员1万多人。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在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化应用的层次和范围、数据的综合利用水平、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也实现了质的跨越。
  目前,各保险公司的网络平台已全面覆盖了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县的各级分支机构,并可以在纵向支持保险业务进一步向农村地区拓展,在横向支持保险机构和银行、医院、行业数据平台等第三方机构实现数据交换。
  全行业在深入推进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以应用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保险业务的支撑作用。信息技术和保险业务已实现广泛融合,应用系统的覆盖面不断拓宽,信息化在业务流程整合和再造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促进了保险公司由“以保单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转变。各保险公司的门户网站已成为客户服务的重要平台。2008年,保险业共实现电子商务保费收入248.6亿元,比上年增长57.3%。
  “数据是资产”的理念在全行业逐步深入,各保险公司不断提高数据的质量,逐步加强了对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利用工作。基于数据资产的应用工作已经在科学设计保险产品,加强核保、客户服务、销售支持,提高市场分析和经营决策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也初步建立。

  体系初具规模

  据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保监会已初步建成了集中、高效的信息化基础平台,信息化应用基本覆盖了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主要领域,成为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的重要手段。保险监管信息化显着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该人士介绍,“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以“全科目、大集中”的方式实现了对全行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分析,有力的提升了非现场保险监管的水平。“保险稽核软件”的投入使用,使保监会现场检查手段发生质的变化,变被动检查为主动检查,发现问题迅速、检查数据全面。
  “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保险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实现了对全国保险机构、高管人员、产品信息的集中动态管理,形成了保险监管的基础信息平台。“保险营销员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全国营销员执业登记、诚信记录、教育培训、流动情况的全程动态监管,并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该系统的建成对提升中介监管水平和推动保险业诚信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保险业对信息化的把握应用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工作正由内部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为主向全面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转变,信息化逐步成为保险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
  “当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发展趋势:一是通过信息化应用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保险公司实现内涵式增长。二是通过集中的运营平台,促进保险公司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依靠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实现集约化发展。三是通过运用新技术,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该负责人说。

  相关稿件
· 百万中小企业将获免费信息化服务 2009-11-20
·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潜力巨大 2009-10-14
· 中国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 2009-09-30
· 中国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2009-09-23
· 上海物流业搭上信息化“快车” 200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