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增长过快或埋安全隐忧
    2007-09-03    春生    来源:中国证券报

  今年以来,民航业发展已经呈现出由较快向偏快转变的势头,这势头已让民航业正承受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运量新机增速偏高

  “九五”期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11.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6.4%;2006年增长率为17%。今年1—5月份同比增幅达到19.6%,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高出“十一五”期间预期年均增长率(14%)达5.6个百分点。
  在运量高增长的同时,飞机引进速度偏快。数据显示,“九五”期间民航运输飞机净增111架,“十五”期间净增336架,而今年上半年就净增飞机56架。面对火热的市场,航空产业也引来大量资本的青睐,投资热情不断高涨。

航空安全存隐忧

  在行业火热发展之际,民航总局认为,从目前情况看,民航基础设施的容量和空域资源的可使用状况、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现阶段的综合管理水平,均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的增长速度。
  1990年—1993年,民航发展也曾是一个快速增长期,4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平均增速为25.6%。1990年、1991年虽然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但1992年、1993年、1994年分别发生了3起、4起和2起事故,这是民航历史上发生事故最多的时期。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观上增长速度过快,超出了安全保障能力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006年,民航运输飞行为319万小时,而整个“八五”期间为305万小时。今年上半年飞行小时总量接近整个“八五”期间的60%。在这样大的运力投入的规模下,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长速度仍接近20%。
  对此,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曾表示,如果对当前民航发展速度不科学加以控制,势必给保障安全带来压力,导致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破坏。
  对此,民航总局已实施宏观调控,通过调减航班总量、提高航空运输市场准入标准和控制运力增长,遏制航空市场过热势头。
  显然,宏观调控难免会对部分航空公司、机场及相关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暂时产生一定影响,民航总局对此表示,宏观调控只是局部、阶段性的,因而对航空市场发展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从长远看是对目前偏快的航空市场实行必要的遏制。

  相关稿件
· 华夏航空赣州试点 民航总局酝酿支线新政 2007-08-28
· 四川航空发生严重事故征候 遭民航总局重罚 2007-08-28
· 民航总局15日起调减首都机场国内航班 2007-08-20
· 民航东北地区空管体制改革顺利实施 2007-08-20
· 上半年民航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3亿元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