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创十年新高 积极化解通胀压力
    2007-08-20        来源:人民日报

多种因素促使CPI摸高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看,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7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6%,创下10年来的新高。从月环比上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1―7月份累积,CPI同比上涨3.5%。
    上海财经大学的价格专家钱逢胜教授分析,这一轮消费价格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在当前CPI体系中,农副产品价格权重占33%,因此,农副产品价格稍有上扬或有异常波动,在CPI上的反映就十分明显。
    具体讲,当前,农副产品价格恢复性增长势头不减;农产品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资料成本特别是农膜、化肥、农药和土地使用的成本加大,农产品价格呈现刚性增长;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加大最终摊入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特别是生猪等供应相对不足推动了农产品价格增长。7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6%,水产品价格上涨5.4%,鲜菜价格上涨18.7%,调味品价格上涨4.5%。只有鲜果类价格因季节性因素和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12.2%。
    毋庸置疑,农产品价格增长是CPI摸高的主要动力。值得警惕的是,前期粮食、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波及食品加工、餐饮等下游行业。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价格的传导问题。
    CPI在头7个月增长3.5%,超过一般认为3%的警戒线

未来价格上行风险加大

    消费物价持续上涨,当前通胀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对此,中国价格学会理事、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树杰谨慎地表示,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25.9%,从国际经验看,高增长伴随着通胀局面的情况也时而有之。但这轮价格上涨究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教授易忠认为,6、7两个月较高的CPI水平必须引起我们对通胀风险的高度注意和警觉,何况今年2月以来表现温和的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慢增长,涨幅波动区间为2.4%―2.9%,而PPI一旦不能摊薄农产品价格增长对CPI带来的影响,并对CPI涨幅推波助澜,通胀风险将增大。
    积极化解通胀压力,当前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支农的政策措施力度,提高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保护农民种粮养殖的积极性;保障供给,坚决刹住哄抬物价、乱涨价,或以各种价格联盟出现的直接涨价和变相涨价的歪风,维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要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尽量降低价格上涨给他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稳定消费者的通胀预期。

  相关稿件
· [专题报道]7月份CPI上涨5.6% 创十年新高 2007-08-15
· 7月份CPI上涨5.6% 创十年新高 2007-08-14
· 央票及10年国债抛盘有所增加 高CPI冲击有限 2007-08-14
· 工薪阶层:CPI上涨家里每月开销增加了七八百 2007-08-14
· 负利率之困:CPI上涨下的加息频度猜想 200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