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天掉下来当箬笠。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和企业资金饥荒,以改革创新和民间资本打天下的温州人神闲气定,从容应对。
民资殷实也遇融资困境
温州曾是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区。长期以来,温州的贷款不良资产率为全国最低,其中主要原因是信用、互助、民资殷实。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民间资本相当活跃。据温州市银监会匡算,温州民间资本高达6000亿元之巨。但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大批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日前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关于温州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状况的初步报告》。这份报告的结论是,不少温州中小企业正面临融资困境。 据温州市银监会统计,去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前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位温州企业家说,甚至有企业在接到大额订单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贷款也未能如愿,只得放弃订单。 “三年前,银行经理为了把钱贷出去,经常请企业主吃饭。而这两年的情况是,企业主到处请银行信贷经理吃饭乃至求情,但最终也贷不出钱来。”温州一位熟知金融界的人士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说明贷款难问题。 企业资金出现紧张,怎么办?只能转向民间借贷。据温州一位企业家介绍,资金紧张抬高了民间借贷的利率。以前民间借贷的利息8厘至1分,略高于银行利率;如今已经上升到5分左右,是银行利率的10倍。 据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负责人介绍,温州确实有6000亿元民间财力,但广大中小企业却仍为缺乏发展资金而苦恼。他估计,目前温州民间金融的流动规模已经达到600亿元。但是,由于温州企业众多,资金的需求量缺口依然庞大。
政府、金融机构多管齐下
去年以来,温州市政府、金融机构联动,多管齐下积极破解“融资难”。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温州市政府拿出500万元,按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的比例,对商业银行2008年对温州中小企业增加的贷款额进行奖励。去年上半年,温州市经贸委还牵头举办了银企对接会,19家银行现场签出16.18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为温州28个上马项目解了燃眉之急。 同时,温州在金融业频出新招,使股权质押、固定资产成为“活钱”,积极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一张多层面、立体的温州模式金融体系。 去年6月,温州市出台了《温州市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出质登记(试行)办法》。该新政把原本一直被忽视的企业“静态资产”股权一举“激活”了。手中的股权可以质押获得贷款,让众多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多了条“活路”。在工商部门推出股权质押办法的同时,温州市房管局也出台三项政策,分别是集体土地厂房可抵押贷款、在建工程可抵押贷款和抵押房产可转移抵押,三项政策创新又为缓解融资难提供了新的路径。 有6000亿元之巨的民间资金通过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始“发力”。2008年10月13日,温州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苍南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接着,又有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挂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对一些缺乏抵押、又急需资金的“三农”和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去年以来,温州市各银行机构又纷纷试行差别授权管理,优化小企业贷款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快速审批流程,90%的小企业贷款在申请当天发放,首笔贷款审批时间减少到二至五天。 农行温州分行推出的“简式快速贷款”,条件放宽,手续简便。过去,中小企业求贷,银行要求贷款人的主体是法人,而且“门槛”高,需要经过企业授信、评级、提供财务报表等程序。这样“卡”了不少企业,审核时间也过长。现在大为简化,银行视同个人贷款,只要看个人信用,有房产等抵押物,根据企业用电、用水、纳税情况,就给予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放贷时间仅一至三天。 在担保方式上,也灵活变通处理。温州许多中小企业的厂房属企业,而土地属集体产权,企业虽交了土地款,但未办理转让手续。过去,这类企业不能以此作抵押贷款。现在,只要企业找到担保人,实行反担保,企业与担保人双方签订协议,就给予贷款。今后贷款的企业若出现问题,那块土地就属担保人。去年1至9月,农行温州分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达63亿元,同比增加1亿多元。 更为有效的是,温州市各家银行积极为中小企业“量体裁衣”,定制各种扶持性的贷款产品。其中,工行温州分行去年9月专为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推出的贷款创新产品“助业贷款”亮点突出。针对一些新创办、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无法提供抵押物权属证书、互保能力差等“贷款难”的问题,工行温州分行从战略角度考虑,实行担保“承诺抵押”,给予“助业贷款”扶持。担保方式“放一马”:企业应收款(他人的欠债)、信用等都可作抵押物。这一来,大大解决了这类中小企业的“抵押难”。2008年9至10月,该行的“助业贷款”共放贷7亿多元,受益企业80多家。据悉,至去年底该行又增加了2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本地小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