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制药巨头中国业绩不俗
    2008-03-25    陈丽娟    来源:国际金融报
  截至目前,全球十大制药巨头陆续披露2007年全年财报。十强榜单上,只有6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出现增长,包括辉瑞在内的4家企业的收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与全球业绩普遍滑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业绩全线飘红。数据显示,继各大跨国药企2006年在华销售收入平均同比增幅超过15%之后,2007年这一增幅的平均数又跃上20%,有些企业高达30%。如罗氏公司去年的全球销售额增长10%,而中国市场增幅则高达30%。中国医药大环境的回暖,反映在各大跨国药企在华的业绩上。
  对比更为明显的是诺华公司,其制药环节在全球的销售额增幅仅6%,营业收入甚至出现同比9%的下滑;但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幅却高达24.5%。
  诺华公司甚至表示:“各大公司都加速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发展,来弥补在发达国家市场脚步放缓的损失,这也成为解决跨国药企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
  近两年,随着全球性医疗开支缩减与近年专利药专利保护期大规模到期等原因,跨国药企不得不加大新药研发并展开错位竞争,以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加快上市步伐。中国逐渐成为跨国药企首选地之一。罗氏全球CEO胡沫博士坦言:“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商机。之所以在中国成立全功能药品开发中心,最看重的是中国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先进的科研技术,在临床、药品差异性方面,中国有很多伙伴值得合作。”
  目前,包括辉瑞、诺华、葛兰素史克、罗氏等在内的公司,都先后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阿斯利康2007年9月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成立在华首个临床药理研究中心。该公司还拟追加投资,在上海建立“阿斯利康工业园”。罗氏制药也在2007年10月宣布成立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完成其在华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环节等整体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可能会给中国医药市场带来上亿元规模的扩容。跨国药企在华享受自主定价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医改机遇将至,这些药企也都在部署各自的技术合作和营销队伍,甚至开展了类似挖掘第三终端的行动,以期在新政策环境下占得市场先机。
  相关稿件
· 去年制药巨头全球业绩普遍滑坡 2008-03-20
· “达菲”事件无碍制药巨头罗氏集团业绩增长 2008-02-22
· 制药企业销售科科长自曝医药销售种种内幕 2008-02-04
· 制药业环保新标全面升级 2007-11-20
· 仿制药企业被套“紧箍咒” 20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