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高考”背后的地方高考壁垒
    2007-04-05    李克杰    来源:现代快报
  17岁的王铭成绩优秀,梦想进大学读中文专业,但她却不得不出国留学了。因为户籍在海南、生活读书在北京的她既无法在北京高考,也不能到海南参加高考。(4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
  原来,王铭全家“漂”在北京,10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北京市户口,按照国家高考的相关规定,王铭没有资格在北京高考。王铭的户口虽然在海南,但海南规定必须高中三年都在海南就读才可以自由报考。就这样,王铭遭遇了北京和海南的双重拒绝。
  “无处高考”或许是现行高考制度下的极端事例,但它却不是唯一的。“无处高考”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我国高考制度的严重倒退,也是我国法治社会的一个丑闻。平等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具体到学生参加高考,也就是说,高考制度必须保证每位考生享有一次高考机会,无论他的户籍在哪里、身处何地,否则就说明制度本身有问题。
  王铭的遭遇与高考制度的地域化改革密切相关。数十年来,高考制度不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而近几年的改革却明显地突出了地域性。一是高考报名的地域化保护,二是教学内容和高考命题的地域化倾向。当然,这两项改革都是冠冕堂皇的,前者旨在消除“高考移民”,保护本地考生的平等竞争权,后者则旨在推进所谓的素质教育。但也应当看到,这种高考的地域化倾向,也在客观上形成了省与省之间的隔阂和壁垒,给那些流动考生带来极大不便,影响他们的平等竞争。王铭“无处高考”就是这种不良影响的典型表现。
  与人员流动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加速的发展趋势相比,高考改革日益加深的地域化倾向,显然是不合拍的,不是进步,而是倒退。经济和社会发展壁垒不断被打破和消除,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高考制度却在向地域化和地方保护的反方向推进,在不断地强化教育壁垒,客观上阻止了人员的流动,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正常现象。
  从王铭“无处高考”事件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高考改革的整体无序———各个省市自拟改革方案,自定改革措施,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沟通和衔接。而对于具体的考生来说,更缺乏公民受教育权被侵犯后的法律救济渠道。这一切致使像王铭这样的考生成为了改革牺牲品。
  不久前,温总理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对照总理的讲话,不知道如此高考措施的正义价值体现在何处,这样的高考改革是否该认真检讨一下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