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背后的三大疑问
    2007-03-06    记者:韩晓玲    来源:湖北日报

    部属师范大学重新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政策为何“回归”?如何保证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后为农村中小学服务?基层工作期间他们有没有个人成长空间?
    昨日(6日),华中师大党委书记丁烈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详细解答了几大疑问。

免费政策为何“回归”

    此次国家又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目的很明确: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读师范,当老师。
    长期以来,国家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师资,近年来又通过实施西部计划、支教计划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
    然而,高素质师资匮乏,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年龄结构面临“断层”危机等,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成为当务之急。1997年前后,高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传统逐渐被打破。与之相对应的是,报考师范院校的优秀生源有所减少;部分优秀毕业生不从事教育工作;倾斜政策不到位,使毕业生不可避免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地区走向发达地区、从一般学校向重点学校集中,教师资源分布出现不均衡。
    因此,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是缩小城乡差别、东西部地区差别,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破冰”之旅,将为全国200多所师范院校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如何确保学生履行义务

    师范生在享受了大学期间几万元的学费、住宿费全部免单的优惠后,也应履行义务:毕业后要服务中小学教育,其中到农村中小学工作3年。
    如果相关配套制度保障不跟上,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美好愿望就很难实现。
    由于免费政策正式宣布不久,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具体方案还在进一步制订中,许多细节仍没有完善。
    不过丁烈云表示,学校将通过制度保障和思想工作,约束与鼓励师范生在免费完成学业后,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被录取后,学生与学校及第三方签订服务协议,学生承诺毕业后到农村从事基础教育,顶岗工作3年;在大学期间,学校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基础教育战线工作大有可为,在农村扎扎实实地干3年,也有利于自身成长。

顶岗期能否实现个人成长

    丁烈云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因此制度设计就复杂得多。如果能创造条件,使那些到农村顶岗工作的师范毕业生仍有个人发展空间,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据介绍,如果师范生考上研究生,华中师大将为其保留学籍,当他们顶岗期满,再回校读研。
    该校还拟出台方案,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与教育硕士培养结合起来,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若被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顶岗工作期间就可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等方式进行在职学习,合格者授予教育硕士学位。母校的密切关注和继续深造的机会,无疑能大大鼓舞他们。
    而走上农村教育的大舞台,对师范毕业生来说,不仅仅是付出,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华中师大支教团在服务期满、离开农村之际,都会产生浓厚的不舍之情,认为这段经历是一生难得的财富,各方面才能均有提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