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创新图强
中国信保推出“一个窗口”服务
    2007-12-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要把十七大精神落到我们工作的实处,关键还是在平凡的业务中能够发现机遇、不断创新,实现科学发展。中国信保在履行政策性职能的同时,主动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促进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坚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推进产品创新。不久前,中国信保以客户为中心推出的“一个窗口”服务表明,“促进国内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大有可为。

“一个窗口”体现的是综合服务能力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一家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和有效满足客户需求,与广大投保企业实现了“共赢”发展。近年来,公司在努力提高信用保险覆盖水平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改革,通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全面推行“一个窗口”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化运营水平,而且使信用保险服务更加满足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满足市场的需要,贴近客户的需求。
    综合服务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一个窗口”服务模式是中国信保最近推出的由营业机构统一开展承保和信息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顾问式”、“综合式”的保险服务模式。这个全新模式意味着客户在任一家分支机构,均可以“一站式”办理全部信用保险服务。这种方便客户的“一个窗口”服务是中国信保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在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服务方式中的业务创新。事实上,在这项综合创新的背后,是中国信保将不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方便为先。中国信保通过服务前移,将过去由总部承办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以及担保业务移至分支机构统一办理,形成“一站式”服务。这样不仅可使分支机构能够提供整套信用保险服务,全面扩展了“服务面”;还可将多年来极有口碑的传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做得更好。客户在中国信保的任一家分支机构,就可“一站式”办理全部信用保险服务,方便程度不言而喻。
    提供全方位的“顾问式”服务,使得中国信保的客户不仅可以通过其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直接投保各类信用保险产品,还可以得到商账追收、资信评估、贸易融资便利服务以及国家风险、买家风险、行业风险评估分析等一系列增值服务。通过信保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菜单”,客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方便地选择“组合式”产品,得到标准化的服务。中国信保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行差别化、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一个窗口”使中国信保的营业机构将以“信用管理顾问”的身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好帮手。
    “一个窗口”服务模式体现的是“综合式”服务。它将实现中国信保前台服务和后台支持的密切协作与联动,实现“按需处理”,提高服务效率。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不是简单追求单一产品的竞争优势,而是依靠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一个窗口”服务将使中国信保的市场应变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更多的业务创新。

从“多窗口”到“一个窗口”

    “一个窗口”是相对“多窗口”而言的。何谓“多窗口”?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同医院的“多窗口”服务,我们去看病,挂号、看病、划价、交费、取药,每个环节都需要单独排队办理,过程比较复杂。而“一个窗口”,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业务窗口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出口信用保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史。中国信保唐若昕总经理介绍说,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客户,是中国信保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目标。在过去五年的业务发展中,我们一直奉行的是“多窗口”服务。短期险业务由营业机构在各自辖区内开展,而中长期险、投资保险、担保、理赔追偿等业务分别由北京总部的不同部门负责,这样算起来有七八个“窗口”。
    唐若昕回顾说,以前实行“多窗口”服务是因为,刚加入WTO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外贸企业少而集中,90%的货物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企业对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信用保险产品,而有中长期信用保险需求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以2003年为例,公司中长期险承保金额的近70%发生在北京。在这种情况下,“多窗口”的服务模式有分工明确、便捷高效的优点,为我们实现承保出口额从2002年的27.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96亿美元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一个窗口”服务模式,显示出随着国内有中长期信用保险需求的企业大幅度增加,且分布地域更加广泛,我国的内外贸易都进入一个新阶段。

形势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窗口”

    快速攀升的贸易和国内经济为信用保险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近年来,中国信保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地推出新的险种与服务,比如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信用评级等,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信保某个单一产品的客户,而开始享受中国信保的产品服务组合带来的便利。这个时候,客户需要联系不同部门才能办理多项业务的“多窗口”模式逐渐暴露出程序繁杂、效率低下、客户投保成本较高等缺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满足客户对“一站式”服务的需求,中国信保及时采取由各分支机构向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公司总部提供后台支持的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WTO过渡期后,保险业市场全面开放,信用险市场上供给方不断增多,一些国际著名的ECA机构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保险公司开始涉足信用保险业务;银行通过各种产品也渗透到信用保险业务领域。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信保必须改进完善现有的服务模式。以便适应市场竞争。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环渤海开发等发展战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等新举措。为了更好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领域需要向更深领域、更广范围推进。
    开展“一个窗口”服务无论从国家发展战略,还是满足市场需求,都十分必要。唐若昕总经理一语概括:“‘一个窗口’就是把信用险送到全国各地,送到企业身边,以此实施多区域发展战略。

实现经贸战略的“助推器”

    中国信保成立的使命是配合国家经贸发展战略。新形势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成为我国经贸领域面临的新课题和新要求。
    通过实施“一个窗口”,扩大信用保险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中国信保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国家经贸战略的实施。随着承保规模的扩大,信用保险将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为一家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的承保业务与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密切相关。可以说:“一个窗口”服务是中国信保作为政策性机构适应国家经贸战略发展的“助推器”。
    正如唐若昕所说:“一个窗口”服务是中国信保在营销服务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这项措施延伸了信用保险的服务链条,扩大了信用保险的服务范围,将使中国信保的承保规模加速扩大,加大信用保险对外经贸和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具体的经济形势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国内资本流动性过剩,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要求“提高保险支持能力,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的作用”,“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保障机制,扩大承保规模,开发新险种,拓展业务范围,增强抗风险能力”。
    唐若昕认为,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涉及到中国信保投资、中长期、担保和短期险等各种产品。通过积极推动“一个窗口”服务客户,中国信保正在实现“风险由总部统一控制、服务延伸到各地”的预定计划。在职能划分上更加清晰:通过分支机构直接面对客户和总部全力支持的服务方式,中国信保为重点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个性化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且简化了决策流程。
    近两年来,中国信保的投资保险业务发展迅速。2006年,支持的投资保险业务25.8亿美元,而2007年1至10月的投资保险业务就达到了32.8亿美元,预计全年支持的业务将达到34亿美元。唐若昕表示:“一个窗口”服务客户全面推开后,还会有更大幅度增长。

为企业降低成本永远的竞争力

    对于投保企业来讲,它从“一个窗口”服务得到的最直接好处就是降低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成本。
    例如,中国信保的一个深圳客户,为方便投保特地在北京设立了出口信用保险部,这样就需要增加人员、租赁办公场所;再如,云南的一家大型企业投保了长线业务的出口信用保险,为了洽谈业务需要经常往返与北京和昆明之间,每人的往返机票费用需要3600元,还需要住宿。这些都相应地提高了客户的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一个窗口”服务客户,最直接的成效是提高了业务效率,降低客户投保成本。中国信保现在已经开展了七八类不同业务,这些业务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和不同的分支机构。如果还实行以前的“多窗口”服务政策,客户在承保过程中就需要与不同的部门沟通,有的还需要跨区域投保,不但环节多,耗时长,还要支出额外的通讯费、交通费、住宿费等成本。
    唐若昕强调:“正是为了离市场更近、离客户更近、离需求更近,我们才下决心推行‘一个窗口’服务。以前需要客户上门找我们,现在我们把服务送到企业门口,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保险成本。
    得到更加全面的信用风险保障,是企业在“一个窗口”模式中的另一项受益。客户在中国信保当地的营业机构,就可以投保短期险、中长期险、担保、投资保险和内贸险等所有保险产品,还可以得到资信评估、商账追收和融资便利等所有信用服务,以及买家风险、行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分析等全部增值信息服务,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信用风险保障。

与地方经济共同繁荣

    政府在市场经济的规范和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引导企业,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唐若昕总经理认为,作为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信保与地方政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施“一个窗口”服务模式,将进一步加大信用保险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合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个窗口”服务将对地方经济产生更大的促进效应。
    2007年,根据各地区经济的不同特点,中国信保陆续推出一系列特色保险服务。目前已与黑龙江、云南、重庆、深圳等多个省市政府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企业用好信用保险。与黑龙江省合作的重点在于利用信用保险工具全面推动黑龙江省对俄经济贸易发展;与云南省合作,将着重加大云南对东盟经贸发展的支持力度;与深圳市政府签约,将全力支持深圳市服务外包发展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将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重庆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信用风险保障。
    通过与各级政府的深入合作,信用保险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大量的潜在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一大批骨干企业与中国信保的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贸易保障手段,加快了地方经济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推广了现代交易方式,有效刺激了地方贸易发展,促进了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东方破晓 莫道君行早

    “一个窗口”服务模式是中国信保的一项重大战略调整,公司从战略高度着眼,提早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一个窗口”服务客户,中国信保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系列。他们主动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积极促进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发展,坚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推进产品创新,逐步形成了包括短期险、中长期险、投资保险、担保、国内信用险、资信评估等在内的系列化产品。产品系列的完善,为推行“一个窗口”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不断创新承保模式。针对小商品市场的特点,中国信保推出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贸易信用保险,有效支持了地方特色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针对企业预付款采购安全开发出“预付款保险”,针对银行票据业务的安全开发出“票据保险”业务。为满足行业和客户的需要,中国信保为客户量身订制了大量的保险产品,在产品研发和推广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信保通”电子商务平台,使界面更加“友好”,功能更加“人性化”,实现了从投保申请、保单审核、限额审批、风险提示和增值服务等全过程的电子化操作,确保企业得到高效快捷的网上服务;同时还建立了客户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了个性化服务水平。
    四是建立了专业的人才队伍。按照“专家治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培养和聚集了一批承保、理赔、追偿专家,他们熟悉国内市场,对产品、行业、地区有着深入的分析,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能准确判断风险,帮助企业解决各类贸易信用风险问题。
    五是加大了对营业网点的调整。中国信保努力实现“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机构已遍布全国,降低了客户的投保成本。今年底,中国信保将把郑州、合肥营业管理部升格为分公司,将在湖北、黑龙江和广西设立正式的营业机构。
    六是全面梳理了业务管理流程。“以客户为中心”中国信保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的业务运行机制。为大量新的服务模式建立了简化的承保流程,为关键客户订制了便捷的“绿色通道”。赋予了分支机构更大的内部审批权限,密切了前后台内部协作,实现了“一条龙”服务。

“无限美景”尽收“一个窗口”

    从“多窗口”到“一个窗口”的优势已经显现。目前,中国信保一半以上的分支机构实现了短期险、中长期险、投资险和内贸险四项业务全面开花,改变了以往80%的业务集中在公司总部的情况。
    截至目前,中国信保在今年前三季度,22家分支机构中有19个分支机构开展了内贸险业务;已承保投资保险业务或有项目进入承保阶段的营业机构有11家;8个营业机构开展了中长期险业务。1至10月,国内贸易险作为中国信保的新业务,共实现承保额7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7%;投资保险承保23个项目,承保额32.8亿美元,同比增长410.2%;中长期险承保22个项目,承保额23.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短期险承保额239.4亿美元,同比增长28.1%。
    “一个窗口”展现的发展美景,正在证明着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信保在实行“一个窗口”服务当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各项部署,坚持把信用保险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同大力发展我国内外贸易结合起来。唐若昕表示:中国信保将通过“一个窗口”,全心全意、无微不至、坚定不移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一个优秀的企业,总是通过不断整合资源,一点一滴地累积正向力量,产生出巨大推动力。中国信保把心交给事业,坚守执著、付出真诚,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集中到抓工作落实上。只有追求完美,追求专业,追求精益求精的点滴凝聚,才会能使企业“飞轮”产生出持久的能量。中国信保的创新实践,必将成就几代中国人将贸易与国际接轨,做大做强的事业理想。

中国信保将推出“新版全球风险地图”

    中国信保举办的第二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包括财政部、保监会和商务部等国家部委的官员以及专家学者、银行、企业界人士200多人将出席论坛。此次论坛是中国信保继2006年首届论坛成功举办之后的又一次风险管理盛会。
    近年来,由于全球战略格局和地缘关系的变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内部风险有所变化,无论是全球风险和地域风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届论坛将对2007年度全球风险态势进行分析,并将就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的新兴市场,即热点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和俄罗斯等)的国家风险进行深入研讨,以探讨中国企业在加大对新兴市场出口和投资的同时,如何避开来自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律、税务和金融等各类政治风险。此外,作为此次论坛的重头戏,中国信保还将在此次论坛上隆重推出最新版本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7年版)》。
    秉承以中国视角服务中国企业利益的积极态度,《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是中国信保立足于自身信用险业务实践和经验积累,借助内部风险研究力量和技术资源,汇集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风险长期观察、深入研究和贸易实践而形成的风险基本判断。报告内容将全面覆盖全球191个主权国家,形成一幅系统完整、直观可比的全球风险地图,力求满足我国各类企业和机构,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对海外市场国家风险情况和商业环境的了解。《报告》自2005年12月8日首次对外发布,迄今已进入第三个发行年度。
    鉴于世界经济总体发展和变化,国家和地区局部的政治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此次发布的非洲和中亚等地区新兴市场的国别风险依然较大。因此,《国家风险分析报告》能够成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进行风险识别的重要工具,进而成为企业对外经济合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背景资料]

    国家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在一定程度上由国家政府控制的事件或社会事件引起的给国外债权人应收账款(出口商、银行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活动中,可能遭遇到国家风险,主要包括战争、政府征收、违约、汇兑限制和国有化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