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不能靠注射兴奋剂解决
    2008-10-22    作者:刘晓忠    来源:新京报

  不惜一切代价,拒绝经济短期衰退成为了当前响彻全球每个角落的口号。继美国出台8500亿美元、欧洲各国出台约2万亿美元救助计划以后,这一肇始于发达国家的政府救助计划如天女散花一般在全球许多地方展开。我国政府也正在酝酿1998年以来的新一轮政府财政激励和救助计划;其中包括降低房产税费、出口退税率,以及增加财政投资等手段。
  客观地讲,仅凭大规模、不计后果的海量撒钱不能扭转全球金融市场延迟了多年的风险调整。如此海量的救助资金介入市场意味着财政货币政策的双扩展,如同是各国政府的印钞厂开足马力印钞票(表面上是政府把未来的财政收入提前现在花了);试想如果发钞票能够遏制经济衰退和金融风险,那么问题倒很简单了。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新凯恩斯主义的归来很可能将加剧动荡。1929年的大萧条中,凯恩斯计划在1933年后才发挥作用;当时经过约5年的经济金融调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风险敞口已经基本得以释放,当时的经济更多是有动力没有能力和缺乏资源,而且私人部门并不愿意进入这些回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和风险较大的行业;罗斯福新政恰恰补了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从这个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并不能证明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萧条的解决方案是完全有效的。
  因此,以财政激励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的成功是有边界的,既要契合市场的内在需求,又要选择好的时机,还要把捏好力度。至少目前全球经济金融风险仍然处于风险较强的释放当口,时机方面不太好,与市场内在需求的契合方面也不太一样,同时在力度方面,政府过多介入很容易导致有形之手挤占市场机制空间,导致市场完全失灵。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还没有看到美国和其他各国政府通过直接干预房价等资产价格泡沫破裂来遏制经济金融风险。应该说,身临危机的发达国家还在恪守着市场和政府间最基础的边界,一旦这个边界被突破,那么全球经济金融将面临着市场完全失灵的风险,其损害将更大。
  同时,就中国来讲,9月份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滑速度要比预期快许多。我们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经济不可能脱离全球经济而独善其身。而且,从目前中国的形势看,房价泡沫仍然较大,按房价收入比等指标看不亚于美国房价泡沫;所幸的是中国并没有美国金融市场那么复杂,而且房贷是具有追索权的贷款,即便房价出现较大跌幅,风险也不会太大,毕竟中国没有个人破产法。相反,房价泡沫的理性回归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内需的提高。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不必救房市,因为房市市场机制没有失灵,政府更不必救房价,因为高房价泡沫是中国经济当前和今后最严峻的毒瘤之一。

  相关稿件
· 防范外围经济危机冲击 2008-10-20
· 在磨难中学习 "我们都是经济危机的学生" 2008-10-16
· “我们都是经济危机的学生” 2008-10-16
· 越南通胀难致亚洲经济危机 2008-06-07
· 1976年以来越南经历三次经济危机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