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20日,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研究院发布了第二期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本次指数发布的是2011年7-9月我国15个城市的4个重点行业的劳动力供求、工资等情况。
指数结论:
部分劳务派遣人员工资增长"转正" 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
根据第二期“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报告”显示,受多因素影响,2011年上半年一度为负数的部分劳务派遣人员实际工资增长率终于“转正”。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由于这些增长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扣除社保费等项目,他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限,低收入劳动者增收任重道远。
报告指出,以2010年1月为基期(规定为100),2011年1月我国上述劳动者平均劳动报酬为3136.71元,平均劳动报酬指数值为103.73;2011年6月为3239.00元,平均劳动报酬指数值为107.12;2011年10月为3611.62元,平均劳动报酬指数值为119.44;这说明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工资也保持了一定的涨幅。
从实际工资来看(扣除物价因素),仍以2010年1月为基期,则2011年1月上述劳动者平均实际劳动报酬为2993.04元,实际平均劳动报酬指数值为98.98;2011年6月为3033.22元,实际平均劳动报酬指数值为100.31;2011年10月为3335.25元,实际平均劳动报酬指数值为110.30。
这说明,劳动者工资上涨增加的购买力,被物价上涨“蚕食”了近一半;直到今年7月,上述劳动者实际工资增长率开始转正;全年1至10月份同比增幅为7.63%。
对于实际收入转正的原因及评价,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苏海南分析,去年以来物价涨幅来势汹汹。调查范围内部分城市的部分劳动者上半年同比实际收入跑输物价,呈下降态势,显现出了物价涨幅对民生的影响。
苏海南说,此次10月份这些劳动者收入转正,说明7、8、9、10四个月我国宏观经济和劳动市场出现了新的积极态势。一是,国家控制物价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列入统计的几个重点行业,除制造业外受外部经济低迷影响较小,保持了一定繁荣。三是,不少地方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范畴,也对普通劳动者工资增长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四是也有一些季节性工作量增多相应增加工资的因素。
苏海南说,我们乐见这些劳动者实际工资“转正”,但不可过于乐观。因为本报告统计的是雇主的实际支出,由于这些支出的一部分需用于缴纳社保费,所以职工实际拿到的钱,并没有本报告公布的这么多,有的职工由公司代缴的社保费代扣额上升后,其拿到手里的钱还可能下降。
除此之外,苏海南称,此次报告还有以下三个“下降”值得重视。
制造业劳务派遣人员聘用量下降值得重视。就增长趋势来说,无论与2010年1月比,还是与去年同期比,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在多数月份都有下降。这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是一致的,凸显了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不佳,其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亟待改善。
45岁以上劳务派遣人员收入下降值得重视。报告显示,45岁以上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的绝对水平在所有年龄段的劳务派遣人员中排名垫底,且增长不明显。在2011年有个别月份的劳动报酬水平同比有所增长,但1至10月整体来看,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始终没有摆脱低于2010年1月基期的水平。收入水平低下的现状造成了45岁以上劳务派遣人员在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和未来保障水平之间进行艰难选择的尴尬,也促成了这一年龄段劳务派遣人员流动率较高的事实。
女职工实际劳动报酬水平相对下降值得重视。男性实际劳动报酬与女性平均劳动报酬的比率值从2010年1月的1.11:1攀升为2011年10月1.42:1,而且男性劳动者在2011年1至10月劳动报酬的上涨速度也远高于女性劳动者。性别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可能是因为不同性别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工种差异,但也可能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