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PMI回调至51.5%,让经济走势变得扑朔迷离。今年的PMI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一季度,从去年12月的51.0%下降到50.5%以下;二季度后半段,又持续回升至51.0%,7月份更是攀升至51.7%,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但8月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中,也有非常类似的反复现象: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后半段反弹,三季度再现跌势。7月,这三类数据的同比增长率都较6月下降。
自2012年二季度GDP增长率跌到8%以下,人们就开始讨论GDP增速是否会进一步下滑。从数据来看,季度GDP增长率维持在7.4%至7.9%之间,似乎很平稳。但一直观察中国经济的人却知道,平稳的经济数据背后是并不平稳的经济走势。近两年经济走势给人的印象是:当人们普遍预期它会继续减速时,它却在不久之后就出现反弹;当人们普遍预期它要反弹时,它却在下个季度就出现减速。今年下半年,这个故事很可能还会继续。
在经济走势不断反复的背后,是两种力量之间的“较量”——经济自身的减速趋势与政府的稳增长措施。当稳增长措施的力度加大时,经济就出现反弹迹象;当稳增长措施的力度减弱时,经济就显现减速势头。
经济自身的减速趋势反映为消费、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大幅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今年已下跌到12%左右。很多人将消费疲软归因为中央“八项规定”,但这并非主要原因。消费增长放缓不是从2013年开始的,而是一个中期趋势。消费增速在2007年之后维持在高位,是受消费升级(如追求更好的品牌)的推动,而这轮消费升级现在基本已结束,消费缺少新的增长点,近年的增长当然放缓,而且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同样,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也是一个中期趋势。这个趋势早在2007年就比较明显了,那时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就已经很强烈。但是,2008年底推出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干扰了制造业投资的调整。刺激措施实施之后,市场需求增长,资金也更容易获得,这些因素令制造业投资增速一度反弹。当刺激的效力逐渐消逝之后,制造业就回归到增速下降的中期趋势上来。房地产投资受“四万亿”影响更大,因此,现在增幅下降得非常快,但房价调整会是个较长的过程。
经济自身的减速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也不小,其主要措施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今年1-7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25%,比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体增速17%高出8个百分点,部分抵消了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减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负面影响。
目前来看,稳增长措施遏阻了经济的减速趋势,但难度越来越大。以铁路建设为例,年初的计划是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4月末则上调至8000亿元,稳增长的意图很明显。但是,1-7月,铁路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2666亿元。铁总可能会像去年一样在最后几个月突然发力,最终完成计划,但这种状况也说明,政府主导的投资已经难以持续发力。我们还看到,地方政府主导的道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速从1-6月的23.5%下降到1-7月的21.0%。
与其勉力维持,不如顺应减速的趋势,趁势对经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四万亿”刺激计划使中国经济进入某种过度状态,目前这种症状还没有完全消逝。现在应该使中国经济从这种症状中摆脱出来,让它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以积蓄自身发展的力量,迎来下一个较快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