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厘清政府“为”与“不为”的边界,是提升经济管理能效的关键。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转变政府职能,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
所谓“放”,就是“简政放权”,实现从“审批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郭生祥表示,在放权思路指导下,半年多时间,中国政府就取消或调整了上百项行政审批事项,税制改革预计将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这些措施将有效降低市场门槛,利好中小企业成长,解放受到压制的市场要素。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陆瑞安指出,“简政放权”将减少政府对配置资源的影响,减少私营投资的交易成本,使市场“无形之手”发挥作用,引导资源向能提供最优回报的公司和行业流动,最终提高生产力和经济产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穆尔塔扎·赛义德认为,中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经济转型特点十分明显:较之某些开放较早的领域,金融、通信、物流、医疗等领域仍存在诸多行政限制,这将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应当看到,越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领域,越可能蕴藏经济发展的后劲。
郭生祥认为,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在于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恰恰是行政垄断严重的行业。一旦相关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将促使市场化改革大步前进,相关产业有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转变职能的重要指标在于建成廉洁、高效、法治、负责的现代政府。这决定了改革需宽猛相济,放权的同时要强健政府“有形之手”的管理职能。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确立“宽进严管”的行政原则,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当前,这一改革思路已经在执法实践中有所体现。
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就依据《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在液晶面板、医药、奶粉等领域重拳出击,有效惩治了价格违规和商业贿赂行为。从监管的领域观之,整顿范围涵盖食品、药品、物价等关乎民生的敏感领域,触及亟待整顿、清理的行业,既配合了深层次行业改革,也符合国际监管惯例。
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塞巴斯蒂安·埃夫拉尔说,全球市场监管者都希望通过相关立案调查,直接对消费者权益有所影响。中国严管婴儿配方奶粉等案例已经体现了这一点,类似执法行动以后可能会十分普遍。
分析人士指出,加强市场执法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从长远看,将有利于营造更为公平、透明、有序、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