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门槛的下降,本身并不会产生什么危害,要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适当放宽创业板门槛,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但在目前市场制度没有根本性改观的前提下,无论是IPO重启,还是创业板降低门槛或再融资,都让投资者担忧,原因或许有几个方面。 首先,此举会不会助跌市场?影响股价涨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当时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新投资者进入等,有时即使IPO暂停,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如二级市场再融资圈钱太猛,这种情况下同样难涨。可以说,在当前过度投机的A股市场,影响市场涨跌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供求关系,股票供应产生新的增量,而新进投资者由于担心股市健康等因素又裹足不前,将直接对存量股票价格造成冲击,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企业发行信息会不会造假?企业一上市就享有诸多特权,这让无数企业为之竞折腰。本来,经过前两轮IPO核查打假,拟上市申请企业从800多家减少到600多家,但到了2013年7月10日,IPO在审企业的数量又增加到746家。果真这些企业都经得起推敲?恐怕未必,或许目前核查打假机制仍有漏洞可钻,对企业难以构成真正威慑。 其三,企业会不会浪费宝贵资源?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型企业无法提供有效的融资帮助,转而希望利用创业板这个直接融资平台。如果股市制度健全,企业能够遵循市场规律,珍惜使用募集资金,踏踏实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股民肯定愿意和企业一起承担这样的创新风险;但在现实中,有的发行人把这些钱当做白来的钱,并没有用在刀刃上,或简单复制科技产品,或买车、买楼、买理财产品,还有企业高价收购场外企业,进行利益输送。 其四,财富再分配会不会出现不公平?就算IPO企业信息披露全部为真,当前的A股市场也往往对企业股价进行高估,毕竟目前上市资格还是稀缺资源,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可以凭空享受泡沫溢价。不少发行人持股解禁期一到,就与市值管理机构合谋操纵股价,大肆趁高减持套利,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然是二级市场投资者为此买单。投资者担心市场缺乏价格发现功能,对企业过高定价、让发行人占大便宜。 要让市场具备融资功能,就必须先让市场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为此打击利益输送,打击操纵炒新,废除上市公司壳价值等需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市场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之后,不管是新股还是老股,一分钱一分货,投资者无须担心发行人上市造壳圈钱。 即使在成熟市场,交易所市场的股票融资功能也不能肆意发挥,也是有限度的。要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还应考虑发挥新三板尤其是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的作用,这些渠道是企业真正融资的潜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