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官网发布《合理调节流动性
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文章称,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实际上,央行上述提法中的“流动性总量”指的是包括沉淀为债券及各类非标准债权资产,以及可供随时兑付的广义现金等在内的流动性总称。而后面所指“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则应该理解为纯粹的可用资金头寸,即按照央行说法,指的是为某些出现偿债或兑付危机的银行机构提供了头寸援助。 根据公开信息,从5月25日至今的一个月内,央行并未向市场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援助。Wind资讯统计显示,上述期间共有8次合计2400亿元的历史正回购到期,央行并进行了4次合计490亿元的正回购回笼;此外,该期间有两笔3年前操作的1280亿元央票到期,央行并进行了6次合计440亿元的央票回笼操作。轧差下来,央行“被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2750亿元。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精神,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应遵循“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宗旨,有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意味着,中央高层希望通过提高现有存量资金的运用效率,来纠正资金空转,纠偏金融机构过度创新等弊端。 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有两种含义,一是投放新增量,二是通过行政手段对不同银行间的流动性进行利率指导和头寸调节。从迄今可见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商业银行“澄清”来判断,第一种投放或并未出现。 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依旧选择了“无为而治”。停发央票的同时,央行也没有进行正、逆任何方向的回购操作。而由于昨日的120亿元历史正回购到期,相当于为市场投放了相应规模的流动性。这种投放,也是被动的以及着眼于存量的。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于较长期限资金的需求不减反增。截至昨日收盘,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共有9个期限的资金成交,总规模达8565亿元,接近历史高位。其中,隔夜至21天资金价格呈现10个至82个基点的回落,而1个月、2个月甚至6个月的资金利率,却延续了此前的走高态势,多者上涨近100个基点。这显示资金需求继续在向长端移动,市场整体流动性预期仍旧处于较悲观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