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的底线不只在“拍卖法”
2013-06-03   作者:王云帆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针对钱钟书书信拍卖风波,2日,杨绛又发出紧急声明反对拍卖,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已于当天声明撤拍。这一消息,让很多关心此事件的人暂时松了一口气。
  名家手迹的拍卖并不少见,何以拍卖钱、杨二位先生的几封信件就闹出了如此风波?这与现年102岁的杨绛先生坚决反对有关。杨先生认为,信件是私人之物,此举极为不妥。原来,这是一批没有征得写信者同意的信函拍卖。在法律上,这至少涉及到了四方当事人,一是信函的所有人、二是写信人、三是委托人、四是拍卖公司。别的拍卖通常只需所有权人同意,但信函的拍卖,写信人的著作权和隐私权也应得到充分保障。
  先从著作权上说起。书信虽然是写信人写给信函接收人的,但建立在信件内容基础上的著作权,还是归属于写信人。对这一点,舆论还是有共识的。产生分歧的地方在于,拍卖也可以不处分书信的著作权,而单单围绕物的流转进行。如此,杨先生的反对还有依据吗?
  事实上,不公开书信内容的书信拍卖几乎不可能。若不公开,就无法确定拍卖品的价值。中贸圣佳、保利此前拍卖所进行的宣传推广工作,就已披露了待拍信件的部分内容。这才引来了杨先生的愤怒和抗议。
  在著作权之上,还有写信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在民法上又表现为隐私权。有法律专家也表达了疑惑,信件的拍卖至少涉及《拍卖法》《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和《宪法》等多部法律,究竟应该适用哪些条款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拍卖自然得遵守《拍卖法》,涉及到著作权的,又要遵守《著作权法》。拍卖可能侵犯他人隐私的,又要遵守《侵权责任法》。隐私是一种权利人不愿或不便他人获知或干涉的私人信息。钱、杨写给朋友的信件,本质上是个人之间基于相互信任而进行的信息交流。除非双方都明确表示放弃建立在信件之上的隐私权,否则,以任何形式公布信件的内容都可能对当事方的隐私权造成侵害。对于《宪法》来说,第40条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当然更应遵守。
  所以说,作为商业行为的拍卖绝不能只看是否符合《拍卖法》就够了。一种商业行为,哪怕双方是你情我愿,但也不能侵犯第三方的合法权益。钱先生离开人世还不到二十年,杨先生还健在。他们的书信(虽然不是他们所拥有的)进行拍卖,最好尊重杨绛的意见。如此看来,保利涉及的这几件信札撤拍,也算是从善如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乔治二世银咖啡壶将拍卖 2013-05-31
· 国家版权局:拍卖钱锺书一家书信不得侵犯作者著作权 2013-05-30
· 不顾杨绛反对 拍卖行照常拍卖钱钟书书信 2013-05-27
· 巴西将于10月拍卖最大深海盐下层石油区块 2013-05-25
· 伊斯特拍卖行春拍会即将举行 2013-05-2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