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调整时间窗稍纵即逝
2012-12-05   作者:余永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触底,人们预期2012年度GDP增长将达到7.8%左右。
  在遏制房价上涨的同时,为了预防全球金融危机时实施的大幅度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通胀,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已在2010年1月开始逐步收紧金融政策。
  随着货币逐步紧缩,地方政府采取遏制房地产市场急剧增长行政措施,以及4万亿人民币(约合6423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影响逐渐减弱,中国经济也因此开始减速。通货膨胀本应在2011年初就缓和下来,然而不断上升的食物价格和商品价格打破了人们的预期。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速在2011年7月达到了6.5%的最高点。
  有力的流动性紧缩措施最终减轻了通胀压力,但也阻碍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顶峰12.8%后一直稳步下降。2011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已降到8.9%,导致海外市场开始看空中国经济形势。
  相反,大部分中国经济学家并没有这么悲观,他们预期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会稳定在8%左右。然而,直到最近,经济表现一直令人失望。笔者认为,这受了三个因素影响:第一,房地产投资放缓对经济的影响比预期要严重;第二,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也相当大;第三,除了中国央行于2011年11月下调存准率,政府提供了一些财政刺激之外,基本上没有采取更多的扩张性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期盼已久的经济反弹终于在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现。我个人一直坚信经济反弹会出现。毕竟,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还在8%左右。中国的财政状况仍然强劲,即使是承担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债务——比如地方政府的贷款、大型工程贷款以及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不良贷款,中国的公共债务与GDP的比率仍然在60%以下。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仍然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的充裕空间——分别保持在20%和6%(针对一年期贷款),而不用担心引起通胀。
  中国经济真正面临的挑战在于中长期。
  首先,随着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人口红利的消失将会显著降低其潜在增长速度。此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极速增长已经侵蚀中国的投资效率和资本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潜在产出增长。而且,随着中国经济接近实现技术全面现代化,中国将不再拥有后发优势,而其无力创新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增长的巨大瓶颈。尽管积极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给中国带来了好处,但也有可能使中国陷于价值链的最末端,缩小未来发展空间。
  其次,其他的制约也隐约可见。飞速的经济扩张意味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将日益限制潜在增长。同时,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其他基本权利的要求必然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同样地,由于全球去杠杆化的漫长过程阻碍了中国主要国外市场的经济复苏,外部环境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有利。
  最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债权国之一,中国的投资负债表已出现多年亏损。如果这种亏损模式持续下去,中国未来增长将面临国际收支差额的限制。
  然而,与这些经济弱点相比,中国体制改革将会比长期繁荣更加重要。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分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难想象,如果每个社会群体都要求获得国民收入的更大份额,通胀将变得不可避免。
  政府机构的规模可能还会继续膨胀。如果增长率再低一些,中国的财政状况将会恶化——最初比较缓慢,然后急速恶化,最终公共债务对GDP的比率将上升到一个无法维持的水平。更糟糕的是,当中国需要用其储蓄——两代人的积累投到了美国国债之中——来缓解财政限制时,其外汇储备的价值已经蒸发了。
  因此,判断中国的经济活力,关键指标是其财政状况。仅当中国的财政状况快速恶化时,其经济才会突然衰退。接下来的五年是决定中国未来的关键期,改革及调整过程的机会之窗可能也不会比这个时期更长。
  (本文来自Project Syndicate)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华生:收入分配改革须在土地制度改革后 2012-12-04
· 人均用房超40㎡适合征税? 房产税改革方向渐明 2012-11-30
· 国资改革待提速 2012-11-30
· 中国正驶向“存量改革”深水区 2012-11-29
· 区域性金改渐成“燎原之势” 2012-11-2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