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楼抱团申遗别入戏太深了
2012-11-06   作者:魏英杰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全国十大名楼联合申遗的消息,近日来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一会儿报道称,各地将在第九届名楼年会上签署宣言;一会儿又有消息称“还在协调中”;还有媒体称,相关行动只是暂缓进行,明年将继续高举申遗大旗。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或许是有关方面在放风球,观察舆论反应。但从目前趋势看,出现批评的声音大概也阻挡不住十大名楼申遗的脚步。这些名楼既然找到了组织(名楼协会),又有协调机制(名楼年会),在其眼里抱团申遗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姑且不论申遗结果如何,曝光一下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知名度,何乐而不为?
  但不得不说,这种抱团申遗的想法,实在是个馊主意。如果说,这些名楼联合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那当然值得鼓励。问题在于,十大名楼中不少是“假古董”,连文保单位都不是,保护之类更无从谈起。
  例如,黄鹤楼是1957年新建的建筑,且不是在旧址上重建。重建后,还于1981年进行大修,运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这座楼如果不叫黄鹤楼,估计没人会把它和“此地空余黄鹤楼”的那座历史名楼联系在一起。又如山西鹳雀楼,原建筑早于元初毁于战火,而新落成的鹳雀楼设有两部载人电梯,这还能算文物吗?要说鹳雀楼有资格申报世界遗产,怎么着也得三五百年以后吧。
  十大名楼非但不都是“楼”,其建筑功能、规模形制、历史内涵也不尽相同。例如,西安钟鼓楼的功能是击鼓报时,宁波天一阁则是藏书楼,蓬莱阁却是道教名胜(包括一组建筑群在内)。既然如此,十大名楼申报世界遗产的定位在哪里?国内确实有打包申遗且获成功的案例,如2010年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地以“中国丹霞”的名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些自然景观特点明显、定位明确,并不是什么拉郎配。十大名楼联合申遗,却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倘若付诸行动,很可能会成为一出闹剧。
  文物谈不上,保护也说不上,那么名楼打包申遗为了啥?不排除一点,就是借势炒作,利用申遗加大旅游经济开发力度。这些名楼多数属于旅游景点,实行市场化运作。抱团申遗后,一者可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再者可获得申遗资金;三来,申遗不成功并无损失,一旦申遗成功,却可借机涨价。正如有人开玩笑说,这分明是“拿我们的钱申遗再涨我们的价”。这笔账算下来,原来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当然,十大名楼联合申遗目前还只是设想,以上分析也不妨当作一种揣测。基于当前舆论,我看相关机构还是收起这个想法吧,千万别入戏太深了——那也纯粹是浪费表情。特别是十大名楼中的那些国家文保单位,其实没必要蹚这个浑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