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老笑话,比尔·盖茨走进咖啡店的时候,咖啡店里的每一位顾客的平均身价都能达到千万美元。
在小学课本上学到的平均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很难起到参考作用。最近,两则新闻贻笑大方: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称,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宣布: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相信这两个大学的研究报告的统计数字应该是准确的,只不过,他们在公布数据的时候单独将平均数拿出来说事儿,并不科学,同时需要看的至少还有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单靠一个小学生都会的算术平均数是不能体现报告水平的。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投资理念上。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股市投资的平均收益在20%左右,即使在现在这样的市场,也有人这么坚持。这个平均收益率是什么概念呢?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4.81%,巴菲特近5年的复合收益率9%。不知平均收益率在20%左右的投资者,是不是完全统计了自己所有股票的信息,最高收益和最低收益分别是多少?
为了面子吹点牛无可厚非,但要是真信以为真了,就对自己的投资不太负责了。
平均数在考虑投资问题上并不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算法。比如三年平均净利润,或者主体业务平均收入,又或者是平均营业外收入,这样的算数平均数如果出现在企业的财报中,投资必须仔细研究下这三年分别的收入情况是怎样的。如果三年之中数字起伏很大的话,这样的平均数就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在财务指标分析中,也有一个常识,如果指标波动大的话,需谨慎考虑平均数是否有效。比如总资产周转率,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就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不能用期初与期末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平均资产。
因此,平均数对投资者而言并不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算法。在对两份明显“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研究报告腹诽之余,也得不断提醒自己,在计较这两份报告的不科学的同时,也别因为想看到美好理想成真,掉入了只会看平均数的不科学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