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币汇率趋近于均衡水平,尽管对人民币长期强势的判断还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人民币近期的贬值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阶段性贬值年内还可能再现。
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不是坏事。人民币有升有贬,出现双向预期,有利于外汇市场秩序的正常化,为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提供了条件。国际热钱从流入到流出,缓解了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也有利于我国宏观货币环境回归正常化。然而,阶段性贬值也给当前经济运行和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货币被动收紧。过去在人民币升值期间,我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主要是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出现阶段性贬值,私人部门持汇意愿增强,加之国际热钱流出,外汇占款不增反减,基础货币进而供给收紧。如果不进行对冲操作,就会产生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
其次,贬值自我实现和恶性循环。我国外汇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企业,都还不够成熟,容易盲目跟风从众,如果不对贬值预期进行引导和控制,容易形成一边倒的贬值预期和贬值惯性,造成贬值自我实现。
再次,输入型通胀。过去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没有显现。大宗商品价格不可能一直下跌,一旦回稳或回升,以人民币衡量的进口价格会上升,形成一定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最后,外汇储备经营压力。当前人民币阶段性贬值主要跟美元反弹、非美元尤其是欧元走弱有关,加上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汇储备在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都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
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人民币阶段性贬值。
第一,提高对稳增长的重视。货币财政政策不一定需要转向,但微调的力度可以适度加大。经济增长有了保证,就消除了人民币贬值的内因,即使美元继续走强,也不可能导致人民币持续贬值和对我国经济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第二,汇率管理要兼顾灵活性和稳定性。要适当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用足用好对美元的汇率弹性,该升则升,该贬则贬。过于强调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可能造成人民币随美元被动走强,增加出口困难。
第三,关注资本流动动向和外汇占款变化。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防止无序的跨境资本流动,尤其是大规模集中流出的出现。现在我国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还处于高位,在外汇占款下降的情况下,要及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对冲,避免被动的货币收紧。
第四,积极扩大进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有较大回落,处于相对低的水平。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进口国内急需的和依赖度高的战略资源、大宗商品的支持力度。
第五,提高外汇储备资产流动性。央行要适度增持可随时变现的外汇资产,增强向国内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的能力,以满足国内外汇需求的增加和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最后,重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