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民间呼吁取消审批制的呼声渐起。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前不久发问:IPO(新股发行)不审行不行?
在今年一月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曾经表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在随后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郭树清也再次强调,2012年证监会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新股发行采取审批制,看似保护着投资者利益,但审批也导致腐败寻租等诸多问题,并催生新股三高发行。由于审批制度控制着新股发行,新股曾长期供不应求。在前些年即便是高市盈率发行,新股上市后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也很少。“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直接导致二级市场股民的巨额财富向企业原始股东、向一级市场变相转移。三高发行的同时,是企业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证券市场调配资金功能失灵,二级市场投资者严重被套。
几年前曾参加过一次企业上市论坛,与会企业无不对A股上市摩拳擦掌。一位科技类公司CEO私下表示:“企业做到目前状态,不需要再努力做实体了,目前主要任务就是争取上市,上市即可为股东提升8至20倍财富。”他直言,其周边的企业主都在争取上市。
曾有人统计,前几年A股高位运行时期,企业上市使得企业资产平均提升10倍。巨大的利益,造就了千军万马过发审委,也造就了包括环评、国土、会计、司法、税务等的IPO食利圈。三高发行也诱使更多企业“包装”上市。在暴利和低廉的违规成本下,驱使某些企业欺诈上市,大批企业上市变脸;A股市场头年高增长,二年稳增长,三年亏损的现象屡见不鲜。
但审批制是否应该取消,很多投资者表示担心:投资者个人没有鉴别能力,不审,谁为投资者把关?
观察海外市场,企业上市相对比较容易,但若企业上市存在欺诈,一旦发现造假者,相关的刑事惩戒,将使得那些企图造假上市的人望而却步。由于供需平衡,海外上市不会出现暴利。在海外市场,退市企业也较多,很多企业因并购或私有化原因自主退市。
因此,A股IPO由审批转向注册制,上市公司与证券中介的诚信与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以及上市后的监管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此外,有专家对审批制也提出质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如果上市审查的是企业未来能否盈利,商业模式是否可行,未来的盈利是否可持续,完全没有必要审,因为只有市场才能判断得出来。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提出,发审委设置的所谓标准,导致阿里巴巴、腾讯等大量优秀公司被迫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无缘分享其成长性。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只能靠投资者用钱去投票。
在目前A股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法律规章不完善的情况下,审批制改注册制,路仍遥远。审批制变不变,何时变,难以确定。但发行制度改革对A股市场长远走势的影响,投资者却需要提前判断。审批制导致了A股股价人为拔高,新股发行体制变革的目标,一定是降低三高发行的弊端,让上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合理的市盈率发行,这对当前的市场,短期看应视为利空。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长远看将提高资本市场资金运作效率,为二级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可被视为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