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意气用事,大抵最后的结局都会很尴尬。为人处世尚能事后补救,投资的黄金时机错过后,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怀揣着对屡屡停车的高铁的满腹怨愤,很多投资者曾经喊出了再也不买高铁概念股,再也不投资铁道部的口号。但投资是来不得半点意气的,中小投资者有时候得向大机构学习“趋炎附势”本领。
铁道部10月底招标发行了今年第二期共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铁路建设债券,立刻受到市场热捧。据交易员透露,其中,7年期品种获得了高达16.89倍的投标倍数,中标利率4.93%;20年期品种也获得了3.74倍的投标倍数,中标利率5.33%,分别较上期债券下行了66个和67个基点。此前,第一期铁道债发行以来,在二级市场上已经溢价不少,7年期铁道债估值与成交都集中在5%附近;20年期铁道债估值与成交都集中在5.7%附近,而相应的发行利率分别为5.59%和6%,溢价分别达60个和30个基点。
投资讲究的是看大方向,10月10日,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发布通知,对企业持有2011-2013年发行的中国铁路建设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这个背景下,铁道债一举翻身成为香饽饽,机构更多的是看到了利益。说穿了,铁道部并非洪水猛兽,如果所得资金用于正当的铁路建设,并且回报可观的话,并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
但铁道部债券可投,高铁板块的股票可不可投呢?这又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铁道部债券有着政府信用背书,偿债能力有保障,更关键的是,怎么都得还钱。而股票呢,和债券不同,股票是不用到期还钱的,风险自然更大。
围绕着高铁板块是否现在是介入时机,市场也在犹豫。
高铁板块是不是触底了,有没有更不利的消息?先不提冬季雨雪会不会再次让高铁“死机”,光是“7·23”动车事故的调查报告尚未出台,就足以让投资者审慎行事了。
当然,短期内,市场对高铁板块热情随着铁路债的热捧会有所表现,但排除了“人来疯”的因素外,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是高铁板块里的风险有多少,目前行情是机构短期炒作还是中长期建仓。
总之,无论是决定还是不决定投资,意气用事绝对是不能帮你挣钱的。在选择投资品种或者领域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地“势利”一点,多看看利益,少看看愤青言论。当然有些投资领域是利益再大也不能涉及的,不仅仅是通过非法经营获取高额利润的领域,那些用高能耗高污染攫取短期利润的企业和行业,也是投资者需要规避的。除了法律和道德因素外,从投资角度看,这些领域风险过高,信用过低,随时可能令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