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须解决“宏观过热、微观过冷”矛盾
2011-10-27   作者:  来源:华商报
 
【字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要求,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其中有关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提法,被视为是自2010年年初我国经济政策从紧以来,官方首度释放调整信号。
  必须要承认,当下的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处于一个复杂格局之中。一方面,国内的物价指数居高不下,不仅单月物价同比涨幅处于6%以上,即便按照乐观预期,明年物价涨幅至少也处于4.5%以上。但另一方面,不断收紧的货币调控政策已经给微观经济运行造成了冲击和影响。最近全国各地中小民营企业纷纷反映经营状况困难,甚至不断爆出企业主弃业“跑路”的事件。其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资金链条过于紧张,以至于无法维持基本的正常经营。
  宏观政策和微观实体之间的矛盾亟须一个解决方法,这也正是所谓“预调微调”提法的经济背景。但是笔者并不认为,宏观货币政策会出现一百八十度转弯,一些市场人士期望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或者利率下调短期内几乎没有可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通货膨胀问题仍然是调控政策的首要任务,只有当物价指数持续处于可控范围,调控政策转向才可能出现。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货币政策调整的一般规律,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由升转跌,或者由跌转升,都是属于长期的趋势性方向变化。一旦选择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降率周期”拉开帷幕,在下一轮调控政策周期中都不可能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市场预期都会随之而彻底变向。以当下的物价居高不下的态势观察,显然货币政策当局是不可能盲目冒险而为之的。
  所谓“预调微调”,真正的含义其实有两点,其一是前期偏紧的货币政策将停止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基调和总体紧缩力度将维持不变。其二,所谓“定向宽松”货币政策措施有可能逐步推出,即围绕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民间高利贷风险积聚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集中到期问题,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调控应对措施。所以真正的政策看点在于后者,而不是去盲目预期调控政策出现所谓的“实质转向”。
  围绕这样的判断,我们期望的调控政策措施变化主要在于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方面。事实上,中国货币总量供给并不算少,甚至存在着“货币滥发”的嫌疑。但问题在于,中国的货币体系实际上被分割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由国有银行体系与国有大型企业构成的经济群体;一个则是以民间资本与民营中小企业构成的经济群体。前者享受了货币体系的超量供给的福利,甚至让很多国有大企业挟体制优势,做起资金借贷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影子银行”。而民营企业则大多要依靠民间信贷资金维持运行,但是民间高利贷市场利率畸高,信用链条脆弱等问题,让市场风险随之而集聚。
  所以,调控政策调整一定要以打破大型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藩篱为目标,否则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实体间的矛盾就不可能真正被化解。而类似于民间金融市场开放、民间信贷规范、财税政策支持、信贷资金倾斜性保障等政策措施,其后陆续出台的概率正在加大。我们也期望并乐见调控政策的优化,能够让中国经济尽快走出“宏观过热、微观趋冷”的体制性矛盾,是为中国经济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要义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房价暴跌:调控至少再持续1年 2011-10-26
· 稀土企业停产拷问调控硬伤 2011-10-25
· 温家宝:进一步巩固地产调控成果 2011-10-2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