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税并非“洋货”贵的根源
2011-07-12   作者:王海涛(北京媒体人)  来源:新京报
 
【字号
  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高价,与关税关系不大,与中国市场关系太大。价格怪现象,反映了中国市场上某些领域的畸形与病态。
  在有关部门发出“中高档商品进口税有望降低”的声音之后,“降低进口税,从而降低中高档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国人境外消费的几率,并促进国内消费”,成为公众所乐于接受的一种观点。
  公众之所以愿意听到这样的声音,更多的是出于对税的“厌恶”,对于一切减税的呼声,总是乐于听到并翘首以盼。
  作为纳税人,民众从来都不会觉得税轻或税少,这也是此前关于个税起征点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原因。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通过降低进口税以期望实现进口商品降价,与通过提高起征点降低个人税负一样,不仅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幼稚的。
  通过简单的调查,就可以发现,个人所得税,在个人的税负之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每人日常消费,承担了大量的间接税,这些税不降,个人税负依然会沉重。同样,进口税占进口商品的成本,也大多是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一些所谓的奢侈品,进口税与其销售价格相比,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当然,这样的结论,并非可以作为反对降税的理由。相反,这个结论应该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个税并不高,大家仍然觉得日子艰难,为什么进口税不高,洋货在中国会那么贵。
  这里姑且不讨论个税的问题,而针对洋货的昂贵进行分析。
  每一件进口商品上,除了政府应该拿走的那一份“利益”之外,还有更多人要从中分利。首先是洋货的生产商。一瓶50克的化妆品进入海关后,价格只有几十元钱,为什么分装后摆到商场里,就卖到500元以上?因为生产商要从中获得巨额的“附加值”,并支付昂贵的营销成本。品牌的价值,是无形资产,其价格难以估量,甚至可以随意“定价”;营销成本,则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费用、渠道成本以及我们外人难以了解的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成本。
  归根结底,商品的价格,尤其是奢侈品的价格,与成本,基本上没有关系。商品的价格,最终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那个价格。
  不过,公众希望降低进口税而降低洋货价格,所针对的可能并非某些奢侈品,而是有些本来属于必需品的东西,被现实给逼成了奢侈品。
  比如,洋奶粉,它当然不应该是奢侈品,甚至也不应该是必需品。但由于公众对于国产奶粉没有信心,大量的中国人愿意为这些洋货埋单。在巨大的购买力面前,它如果不涨价,简直就会为“市场规律”所不容。所以,我们看到,几年来,洋奶粉几乎年年涨价。
  事实上,许多洋货的产地,就在中国本土,拿到国外市场上去卖,其价格仍然没有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高。这看起来或许奇怪,但并不离谱,毕竟价格归根结底不是完全由成本决定。但离谱的是,同样的商品,在中国卖得虽然贵,但厂商仍然说不赚钱,厂商仍然拼命出口,到国外市场上去卖。
  上述例子说明,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高价,与关税关系不大,与中国市场关系太大。价格怪现象,反映了中国市场上某些领域的畸形与病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名家]降低奢侈品进口税理当缓行 2011-06-24
· 降低进口税有利民生 2011-02-21
· 重大装备进口税政策调整 2010-04-27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