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看到网店池子里有几尾大鱼
2011-06-29   作者:邓海建  来源:时代商报
 
【字号
  就在全国对网商征税的态度尚不明朗之际,武汉率先拉开个人网店征税闸门,注定要引发诸多声音。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交易,必征税——这是市场的逻辑,也是历史的逻辑。网络交易也是商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纳税是网商的法定义务。换言之,舆论对网店征税的争议,与其说是“是非”之问,不如说是征税时机的考量。
  有一些数据,看起来确实让人眼红:比如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元,仅淘宝就实现了2000亿元的交易额,并创造了80.8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带动物流、支付、营销等产业链就业机会230.15万个——也就是在2009年,围绕网店实名登记与纳税义务产生了诸多争议。但争议之后,自上而下也形式了一些共识:一者,我国电子商务虽然开始“赚钱了”,但这点小钱相较于成熟的业态来说,确实是九牛一毛,不值得财政跳出来“薅羊毛”;二者,电子商务在金融危机之下,解决了经济社会不少难题,一旦规模化征税,结果不仅是涸泽而渔,很可能将民生问题重新推置于社会。
  在商业化发达的城市非常警惕的时候,武汉“敢为天下先”,遭受的舆论质疑不难想见:比如地方政协委员、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伟就曾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武汉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建议案,认为北京、杭州等地最终都未成行,而武汉十几万个人网店中才出了3个亿元户,不宜操之过急,全民创业还需要更宽松的政策扶植;比如在全国网店征税尚未全国一盘棋的背景下,武汉“一枝独秀”,很容易带来另一种“洼地效应”——因为电子商务交易、生产和物流等环节都可以分离,如果武汉对个人网店大规模征税,网商完全可以将经营转移到外地……凡此种种,“合理避税”的手段都可能令特殊化征税政策措手不及。
  去年7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网店实名制规定,被外界解读为将对网店征税的前奏;之后,北京市出台的网店征税试行办法在一片争议声中不了了之。从武汉的操作来看,地方税务部门一直眼馋着网店的池子里有几尾大鱼,甚至不惜在税收“稳定性”的特质上开辟出“差异化纳税”的先例。然而就产业发展而言,允许个别“鱼儿”在政策滋养下“搭便车”,从而给相关行业在创始阶段的勃兴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才是公共部门的当务之急。
  也许我们更关心的是,在地方部门急吼吼收了网店的税之后,能为其提供多少“差异化”的公共服务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网店销售假名牌20余万元获刑 2010-08-18
· 网店实名制 电子商务扶正的代价不应太大 2010-07-02
· 实名制实施 个人网店相关法规仍需跟进 2010-07-0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