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审批无益于海外实业投资
2011-04-01   作者:郭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最近由于利比亚政局变化引发的中国企业投资损失问题,在中国国内引起了一些对中国企业对外实业投资的过度担忧,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需要放慢、更需要由中央政府加强行政监管。
  我们认为,这种倾向是因噎废食的,缺乏理性,它对国际上的主要债权国家的对外投资史以及对发达国家企业全球化的发展历程都缺乏宏观上的把握。更加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中央政府采取任何行政化监管的倒退性措施,都可能会构成对中国企业彻底走向市场化的目标的伤害。现在还是应该继续坚定支持“走出去”战略。
  海外实业投资中的风险规避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通过逐步锻炼,正在提高自己的风险规避水平。这次利比亚和中东的政治变化,不是风险问题,而是不确定性问题,无法预测和分散。实际上,受到重大损失的还包括发达国家一些企业。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和外汇储备持有国,中国选择支援和鼓励企业在境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实业投资的政策,其实是所有的投资选择中最不坏的选择。中国的企业从在期货和衍生品等国际金融市场中豪赌,发展到积极研究境外产业投资机会,走向全球化实业投资,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如果以中央行政部门集中监管、强化审批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资产保护,不但起不到真正的保护作用,还会让真正有毅力去拓展境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受到限制。所有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都是从连绵不断的历史波折和损失中走过来的,没有谁会因为一次或者两次发展中世界的政治风险而收缩投资。这些企业们只会总结教训,准备更好的预测风险,以及储备风险来临前的资产保全方案。
  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在境外遭到的最大压力,就是全球普遍认为中国企业的投资和中国政府的政治决策有关,并非自由独立投资的市场化企业。如果加强行政审批,其所强化的“政府投资”背景,只会让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更加被动,并授人以柄。
  正确看待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实业投资的风险问题,还牵涉到中国的巨额外储的管理方式的转型任务。在金融投资市场的损失,相比较失业投资,实际上是更加隐形且损失程度要大得多的投资模式。现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实际上的对外投资能力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十分有限。除了放开手去锻炼中国的企业逐渐走向成熟的国际化企业,要知道,遇到挫折就“不作为”才是真正的风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我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新项目 2011-03-17
· 券商五大事项审批权下放证监局 2011-03-01
· 买房贷款:过了审批关 过不了放贷关 2011-01-20
· 尚福林称将减少上市公司并购审批环节 2010-12-20
· 中国下放外商投资广告企业设立项目审批权 2010-10-1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