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杭州下城区大学生人才及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简称两项公寓)正式交付。但因租金和期望落差太大,不少申请到名额的人最终打了退堂鼓。
政府用公共财政建起的公租房,显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可下城区明显偏离了这一轨道。
这是一道很容易做的选择题。公租房,42平方米一间,一个月费用882元,家具还要自己配,不能烧饭,宽带、数字电视开通也需自己申请。而附近小区成套房子,每月1700元,两人合租,一人一间,有公共客厅,有厨房可烧菜做饭,还有阳台可晒衣服。想要再实惠点的,选择旁边的农居房,样样齐全,650元一个月。这么一比,即使挂着专为“大学生人才及外来务工人员”而建的牌子,要享受,也得艰难权衡一番。
下城区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两项公寓不是杭州市本级别房源,而属于区级范畴,因此价格制定没有经过房管局。至于价格,按成本核算得出,而且房源有限,定低了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再说,两项公寓也有优点,有私密性,小区环境不错,“就看租房的人如何选择”。
诚然,租赁市场里的房东可以自己定价,但租赁行为会判定这一价格是否合理,这是市场定价的基本含义。作为两项公寓的提供者,下城区有关方面似乎也抱着这种“房东思维”。
公寓不是市本级,并不改其公共资源和保障房的本质,因此也就不能成为价格随行就市的理由。况且,连房东们都知道,房子不好租的时候,需要适时降低点租金,为何政府的人才公寓成了鸡肋,相关负责人还像卖高端楼盘的售楼员,一副“爱来不来”的姿态,难道怕降价失了身份不成?
千呼万唤盼来的人才公寓成了烫手山芋,这不是正常现象,更不能用“就看租房人如何选择”来混淆了政府的责任。否则,政府手中的公共资源都拿来建如此“高端”的公寓,不仅大学生人才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无法解决,恐怕还会推高租房市场价格。
提供符合基本居住需求、租金低于市场价格的保障房,是政府的职责。保障房资源现在仍处于稀缺状态,价格和房源品质本质上不能成为政府调节需求的理由,机会是均等了,但让人租不起,难道不是一种失职?
(摘编自《长江日报》3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