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不应成为中国发展“短板”
2011-03-15   作者:汤嘉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前段时间,我在鄂豫皖部分农区采访时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一些原本只在城市出现的问题也“下乡”到了农村,比如生活和生产垃圾处理在农村地区基本一片空白。农村地区环保形势严峻,不仅威胁农村人群的生活安全,也已影响到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甚至是饮水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农村尚且如此,城市地区面临的环保危机更是自不待言。全国两会前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用“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来形容当前的环保形势;上周,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再度强调,“十一五”期间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我国环境的形势依然严峻。
  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不同场合的多次表态,意在唤起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毕竟,环境保护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相关,但目前的总体局势不容乐观。“十二五”步入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继续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如果环境保护问题不能引起充分重视,势必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发展全局的“短板”。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的决策部署的确造就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但是,由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再加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尚有待加强,我们的土地、江河和大气等并不能及时“消化”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副产品”和“负产品”。
  危机已经显现。前不久,《新世纪周刊》的一组报道称,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六个地区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91份大米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抽查样品的10%存在镉超标;2008年,潘根兴又带领他的研究小组从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农贸市场随机取样63份,实验结果证实样品中60%以上大米镉含量超过国家限值。“镉米危机”对民众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其实这只是隐性的土地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显性化的一个直观表现,如果环境保护这块“短板”不能及时补上,类似的问题或将陷入集中爆发的势态。
  然而,根据各地政府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仍有9个省区计划在5年内GDP要翻一番,如果折算成年均目标,这意味着GDP增速将接近15%。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一些地方政府受GDP考核指标的压力,让一些能量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高的企业领到了“准生证”。这种与环境保护不“兼容”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或许能创造出良好的政绩,但从长远看,显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也必将贻害无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环保部:四项约束性减排指标必须完成 2011-03-14
· 环保课题考量的是执政为民 2011-03-13
· 科斯伍德:环保型胶印油墨行业巨子 2011-03-11
· 山东万众集团倾力抢占环保产业制高点 2011-03-11
· 稀土行业环保战进入预热阶段 2011-03-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