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荒、气荒、煤荒、电荒……近年来我国能源保障体系频频出现问题,供求缺口凸显,究竟是由于需求增长太快而供给没能跟上,还是需求没有增长而供给出现了问题?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相对于供给,能源需求侧的问题更值得重视,在加大供应保障能源需求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能源需求侧的管理,重视如何用好能源。
中国证券报:近期国内出现持续的柴油供应短缺,甚至有的报道说是两大集团在“坐庄”,您认为导致“柴油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震:我不太同意“坐庄”的说法。现在出现“柴油荒”,肯定是供需之间出现了缺口,关键是看这个缺口是怎么产生的。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出现柴油不足的问题。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就出现过柴油供应紧张,加油站排队很长。现在来看,供需同时都出现了问题,加剧了供应短缺,但需求的问题可能更大一些。目前需求增长比较快,并且远远超过预期,很难短期内解决。
中国证券报:超预期的需求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呢?
王震:现在是正常的季节性需求高峰,南方秋收、捕鱼的重新开始都会增大需求。而前期拉闸限电也加大了柴油的需求。另外,经济复苏、出口增长,物流增长较快,前一段不仅仅是加油站排队,高速公路也在排队,这说明路上跑的消耗柴油的大卡车确实多了。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加大了供应的短缺。
另外,因为整个经济的复苏,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比较好,影响了油品的供应结构;有的地方炼油厂被拉闸限电关掉了,在非预期需求增长的时候,本来可以用来满足需求的供应能力受到了限制。
中国证券报:油荒应该如何解决?
王震:事实上,一般出现供应短缺,通过加大生产、动用库存、加大进口等方法,都能够帮助补足需求。
进口体制上应当有所改变。毕竟不是出现了国际性的油荒,可以通过国际进口的正常方式来解决。如果进出口资质放开,通过国际市场的调整,加上以后应该有比较完善的商业储备,这几个方面对于解决非预期中的油荒,从长远上来看是可行的。
最近柴油供给也明显有所提高,包括产能利用率提高,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启动了紧急进口,只是库存相对比较弱,通过库存投放的力量弱了一些。
中国证券报:除了柴油,每年冬天我国天然气供应都会比较紧张,近两年也出现过煤炭、电力供应紧张,您怎么看国内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的这种脆弱?
王震:能源保障体制脆弱,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的一个问题,因为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太快。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宏观层面一定要加大需求侧的管理。过去我们一直关注供应面,如何去满足需求,但实际上,供给增长的再快,需求还是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比如天然气不足并不是过去供给增长速度慢了,过去几年都是以15%的供应速度在增长,而消费增长的速度更快。
现在所有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是解决供给,而从长远来看,真正应该关注的是需求侧。现在我国油品的使用效率很低,如何提高柴油、汽油的使用效率,其实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中国证券报:要关注需求侧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王震:一方面是价格体制理顺。价格体制不顺,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要提高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降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去有的年份,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超过1,也就是说1%的GDP增长要依靠超过1%的能源消费需求来满足,效率是比较低的。
当然,未来能源的供给量还会持续增大,寻找替代能源、新能源都是可以考虑的途径。但在增大供给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如何用好能源。对我国而言,需求侧管理的空间还很大,而供给侧提高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而且付出的代价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