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期一场有关限电及节能减排的战役正在全国打响,中央政府对于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决心很大,各地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有些想出来的是高招,有些想出来的却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损招。继前几日江苏、浙江、山西地区实行限电措施之后,本周六、周日限电及节能减排的焦点开始转移到国内最大的钢铁生产省份——河北省。一场通过限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大会战,将衡水市安平县所有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全都包括在内了,连普通老百姓也要每3天就面对一次长达22小时的停电。 某种程度上讲,当下污染严重、减排任务紧迫,正是由于很多决策者平时盲目追求地方GDP、不惜透支能源环境资源,没能做到科学发展造成的。现在倒好,监管者的失职却让老百姓来“买单”,这不是纠错,而是错上加错。节能减排是个系统工程,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任务固然重要,但要建立在真正树立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的基础上,查找出影响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从而制定政策抓好落实;光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抠数字”,实在是无能力却要滥作为的表现。
据报道,还有其他县也在这么搞?
按照中央的初衷,节能减排的目的是让民众有更幸福的生活,如果以社会、生活的停滞为代价,不仅是极端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是对社会、对百姓极端的不负责任。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似乎不止一家,有报道说,还有其他县也在这么搞。由此看来,简单的指标化管理与数字化任务分解,很可能催生出一些影响很坏的扰民式对策。而放大节能减排的负作用,歪解中央的初衷,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行政手段,正在异化为对社会生活的“折腾”,对此不可不防。
其实,节能降耗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用一刀切的指标衡量却可能坏事。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总能耗本就不多,还多用于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GDP能耗很难降下去。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来灵活确定指标,交由当地人大审议,而不宜用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统一安排。发展全民式的运动,却取消掉民众的发言权,这样的运动式逻辑大行其道,最后终究会影响民生。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