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推进产业升级不能“目中无人”
2010-08-23   作者:张俊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调整,使产业升级的话题热了起来。产业升级是和居民收入增长、社会需求结构调整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和上轮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社会资本大量涌入钢铁、建材、有色等产业,导致社会投资大量过剩、急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周期的低谷时期,就是消化过剩社会投资,进一步确认市场信号和新兴产业,为下一阶段快速增长奠定基础的发展时期。
  和以前不同的是,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已大幅提升,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多数工业产品在国内都有生产。但是,中国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不是“我无人有”,而是“我有人优”。因此,对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所谓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是说要放弃既有产品的生产,投入到“高科技产业”中去,而是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通过细分市场、强化市场定位,全面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形象,牢固树立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
  高端品牌不同于大众品牌,它强调特色,张扬个性。高端产品的生产企业不是市场追随者,而是市场创造者和市场引领者。特殊的市场定位,决定了高端品牌并不适用规模化生产的经营理念。而过去30多年来,国内企业大多采取了依靠引进技术,着力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建设销售网络来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强调规模和数量、看重发展速度的思维定势。随着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发展方式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要推动产业升级,企业生产要迈向市场高端,就必须扬弃既有的思维定势,着力在细分市场、深耕市场上下功夫。深耕市场是需要积淀的,只有长时间浸润于特定市场和专业领域,才能赢得客户的认同,才能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才能拥有精湛的专业加工技能。因此,建立长期互信、共建共享的新型劳资关系势在必行。
  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劳动力严重短缺,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把企业发展与员工未来紧密联结在一起,推动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全面推行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至上,强调团队精神的终身雇佣制、舰队护航精神被摒弃。经过20年的艰难挣扎,日本虽然彻底摆脱了泡沫经济的负面影响,但也没有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客观而冷静的反思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全面引进英美式的、强调短期业绩的劳动用工关系和报酬体系,虽然有助于激发个人创造性,但也加剧了社会收入差距、削弱了社会认同。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重大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和商业新模式的出现,不仅需要有硬件设施提供的物质基础,更需要有专业人才和相关专业技能的积累,需要形成有利于激发社会创新精神的社会创业生态。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和规则作为保证,将有发展前景的创意、优秀管理人才、社会资金有机结合起来,要有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不现实的。当前,一些地方急于“弯道超车”,实现“超越式发展”。他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把“筑巢引凤”乃至“腾笼换鸟”作为促进产业优化与升级的主要措施。其背后的基本逻辑,大多仍然是硬件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发展的传统思维,但这种“目中无人”的思维习惯已经不适应形势最新发展的需要。
  所以说,无论是传统产业“奋起直追”,还是新兴产业“迎头赶上”,我们都需要跳出利润与工资“零和博弈”的窠臼,引导企业与员工建立互信、共享的劳资关系,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员工创造潜力,促进员工个性发展,真正把企业建设成劳资双方合作共赢的社会平台。反过来,广大员工只有解除了后顾之忧,才能够安下心来,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使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从这个角度讲,产业升级能否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社科院发布产业蓝皮书 2010-08-23
· 北欧国家看好我绿色产业前景 2010-08-23
· LED产业多项标准年内公布 2010-08-23
· 未来产业优势面临断档风险 2010-08-23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三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思想频道]查处闲置用地不会解决房价问题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