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享受更多文化福利
关于深圳率先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访谈
    2007-07-13    本报记者:彭勇 吴俊    来源:经济参考报

  深圳为方便市民借阅图书,开通了“通借通还系统”。晚间的深圳图书馆内仍灯火通明,人流涌进。(本报资料照片)

  对话来由:以改革创新著称的深圳又有新动作了:日前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推出《深圳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该方案不仅提出到2010年,深圳要形成“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比较充足、设施网络比较齐全、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比较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提出了一套量化的指标考核体系。其终极目的是让老百姓更多、更方便地享受到公共文化设施所带来的便利——逛博物馆、美术馆不花钱、进图书馆可以“通借通还”,观赏高雅艺术可享受票价补贴......
  深圳在探索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老百姓的意愿得到了多大满足?又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供借鉴?记者为此专访了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尹昌龙。

免费敞开博物馆等大门

  记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很多人而言还是个新鲜的名词。它能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尹昌龙:名词虽然新鲜,但目的却是明确的,深圳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为了增加老百姓的文化福利,让他们更多、更方便地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在目前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渴求与政府的供给能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记者: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尹昌龙: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后,今年3月,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将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市群艺馆、深圳图书馆、深圳市少儿图书馆等7个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
  为什么如此,我们调查发现,这些文化场馆虽然收费不多,但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低收入人群拒之门外。例如2004年“五一”长假,深圳市博物馆准备了“民国政要书画展”等6个免费展览,结果吸引了比平时多4倍的观众;2005年“十一”长假期间免票,有2.4万人走进深圳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但往往节假日一过,博物馆就会恢复收费,结果参观人数明显减少。你能说群众是不喜欢博物馆吗?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是极度渴求的。

  记者:这些文化场馆都不收门票,服务质量会不会降低?

  尹昌龙:为将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深圳市对这些公益性文化场馆的财政拨款每年增加了280万元,保证他们不会因为经费问题而影响正常的工作节奏。同时,深圳市还要求这些文化场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市民特别是外来务工者的文化需求,市文化局将对各场馆免费开放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

  记者:这确实是好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能让老百姓享受到什么好处?

  尹昌龙:值得一提的,一是深圳建设了“通借通还”系统,方便市民借阅图书。目前深圳市、区7个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读者只需要在任何一个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并开通“通借通还”服务功能,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图书馆借书、还书,同时还可以在线查询7个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和读者借阅信息。“通借通还”实行全免费服务,自去年8月试运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二是新近试行的高雅艺术票价补贴。为提高市民艺术素质和文化修养,引导市民文化消费,深圳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参照香港、澳门、上海等城市相关做法,起草了高雅艺术票价补贴办法。计划每年由财政补贴高雅艺术演出票价约1000万元,补贴国内外高雅艺术演出80场。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送戏下乡”

  记者:现在所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与我们以前讲的文化事业工作有什么区别?

  尹昌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布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等。
  以前的文化事业工作更多的强调“管理”而非“服务”,提供文化公共产品被视作政府的政绩,而非责任。事实上,文化权利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群众最基本的权利;能否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也不是取决于政府“送戏下乡式”的恩惠,是衡量政府能否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尺度。从根本上说,现在提“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希望解决公共文化产品太少,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问题。
  另外,由于以前政府在发展文化事业时习惯大包大揽,造成文化事业单位出现机构臃肿、高成本、低效率、低服务的通病。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要用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来提高政府办文化的效率。

深圳初步建立起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深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情况?

  尹昌龙:这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深圳各类建成和在建的市级文化设施共32个,总投资约52亿元,建成了深圳大剧院、深圳博物馆、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深圳书城、深圳广电中心、深圳报业大厦等大型文化设施;全市共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公共图书馆(室)577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197个,各类博物馆19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在建设过程中,深圳市摒弃“贪大求洋”的风气,注意贴近群众需要、方便市民使用。福田区从2002年开始在3年内投入13亿元建设文体设施,为居民构建“一公里文化圈”,让市民出户一公里就能享受到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

  记者: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

  尹昌龙:就是公共文化场馆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现在很多地方重建设,不重运营,形象工程搞得多,百姓受益的少。深圳很注重开展文化活动,根据市民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需求特点,深圳市创设并培育了一大批富有当地特色和深受市民欢迎的文化活动品牌。今年1月深圳市开展“市民喜爱的深圳十大文化品牌活动”评选活动,经过17万市民踊跃投票,评选出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包括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深圳社科普及周、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等活动。
  如“深圳读书月”活动,已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该活动每年11月举办,持续一个月,开展各类读书主题活动。2006年第七届“深圳读书月”共举办319项活动,直接、间接参与活动人数达700万人次。

量化指标让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硬”起来

  记者:一些地方搞文化建设有个通病,就是随意性较大,深圳如何保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效?

  尹昌龙:这次随《深圳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印发的,还有一份《2010年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详细地列出了13项相关指标,具体到“交响乐团每年举办公益性演出的次数”,这样就保证了建设效果的一目了然。
  事实上,深圳市已经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了考核机制。深圳以后每年都会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质量、效率和水平作出量化考核。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