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国重返亚洲,在中国周边制造摩擦,以及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潜在威胁,需要中国从过去单一注重海权金融,转向海权金融、陆权金融并重,即通过铁路(高铁)作为载体,突破美国通过海洋对中国的围困,或通过铁路从北京直达欧洲,或通过铁路从重庆到缅甸出印度洋,或通过高铁辐射东南亚。 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在访问印度期间则提出了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无论是经济带还是经济走廊,初衷都是为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通、能源、海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与周边国家合作通过共建陆权金融。 5月,李克强总理向泰国、澳大利亚推荐中国铁路技术。11月,李克强总理去欧洲访问,中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三国总理共同宣布,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高铁铁路。李克强总理两次出访均推介高铁,高铁外交成中国名片,“高铁外交”正在凸显。 李克强总理向欧洲、泰国、澳大利亚推荐中国铁路技术,表明高铁已成为我国高端技术走出国门的代表。在经历了2011年的动车组事故之后,我国的动车组从安全、技术方面重新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停滞两年多的高铁输出重启将有助于海外市场的打开,成为动车需求增量的助推器。中国高铁技术优势是:既能在湿热气候下运行,也能在寒冷、冻土气候下运行。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也在关注中国高铁的运营,一旦中国高铁运营情况理想,这些国家或将成为潜在的买家。 近期印尼、泰国等国先后公布基建中长期规划,跨国高铁合作更是提上日程,东南亚进入大兴基建时代。预计2011-2020年间东南亚各国基建投资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其中,高铁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2020年东南亚区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天时、地利、人和共筑基建发展的未来:1、外需型经济不稳定,各国转向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2、过去基建欠账严重,有需求空间;3、中国及国际组织提供合作机遇,资金支持有一定保障;4、新政府上台,政局稳定,投资意愿较强,动车组海外市场需求逐步打开。 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铁建成通车,高铁的规模效应开始发挥作用,高铁带来的便利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可以预期加大高铁密度是大概率事件。站在国家战略角度看,未来三到五年,国家对高铁的投资或远超大家的预期,这样高铁板块将迎来战略性投资机会。今年铁路装备订单超过人民币1100亿元,超出1000亿元左右的预算,高铁动车组订单规模314列,高于市场预期,预计今后几年铁路装备订单将保持快速增长。 年底资金面紧张状况很难扭转,短期股市调整压力很大,但上证综指下跌空间可能不大。笔者认为,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新”结构性行情已经上路,今后个股走势将严重分化。延续之前观点,建议投资者除了战略性关注高铁板块外,可继续关注航天军工、信息安全、环保、医疗保健、民族品牌等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