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奶业大国”之道
2013-05-17   作者:刘洁秋 徐海静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超过93%的原料奶被加工成干乳制品用于出口。出口产品以奶粉、黄油和奶酪为主,出口对象主要包括美国、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欧盟等。凭借质量上乘、安全可靠的竞争优势,新西兰乳制品享誉世界。
  新西兰除了得天独厚的草地资源为奶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外,奶农和乳品企业间密切的利益链、合理的产业链结构以及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都为新西兰的奶业健康、品牌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股份合作绑定利益关系

  新西兰的奶牛养殖场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全球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恒天然集团,是新西兰1万多个奶牛养殖场主共同拥有的股份合作制乳品加工企业,年出口额占新西兰贸易出口总额的1/4。以恒天然集团为典型的股份合作乳品生产模式,在新西兰乳品加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深受牧场主欢迎。
  因为拥有加工企业的所有权,牧场主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收益得到保障。奶农依据合同向企业供奶,企业根据国际市场行情,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向奶农支付奶款,企业加工增值所获取的利润定期给奶农分红。这种利益分配格局,使得所有奶农都特别注重产品质量,并关注和支持加工企业发展。
  新西兰的牧场绝大多数是家庭式经营,以此建立起由牧场主、草地所有者、乳制品加工商、销售组织等共同参与管理和分配的合作体系,各方有明确的责任、义务与权利。同时,在政府层面,多年来新西兰政府通过政策指导,提供信息和服务,形成比较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
  新西兰的乳业高度纵向一体化,最低一级是农场主,上面一级是奶农合作社,最上面一级是乳业委员会。农场主拥有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又拥有乳业委员会股份。农场主把生产出来的牛奶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又把奶卖给乳业委员会,乳业委员会通过全球营销网络把这些乳制品销往海外。加工企业一旦从乳业委员会得到销售收入,就按照奶农向公司提供的牛奶固形物的多少把钱支付给奶农。这种付款制度鼓励奶农增加牛奶产量。 

  多管齐下确保乳品质量

  严格的管理与先进的检测手段相结合,也为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新西兰食品安全局负责监管新西兰11600个牧场、172家乳品生产商、226家乳品运输和储存商、164家乳品出口商、46个乳品实验室和252个乳品风险管理评估机构,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一条龙管理。食品安全局制定质量安全管理的规章和标准,对奶牛场实行风险管理制度,具体的评估和检测工作委托有认证资格的独立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和风险评估机构承担。 
  同时,新西兰奶业的稳定发展还得益于成熟的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最主要的行业组织是完全独立的新西兰奶农协会,由牧场主出资、授权一个管理委员会管理,同一些大学和咨询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致力于提升奶牛场的生产效率、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奶农协会对每一位农场主股东负责,进行经营改进、产品和设施开发、对政府和相关利益主体施加影响、防范乳品行业威胁等工作。新西兰还有一大批受政府资助的奶业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为行业提供创新研究和生产技能培训。 
  此外,新西兰家畜改良公司还拥有该国唯一的“国家奶牛信息数据库”,记录着1984年以来3000多万头奶牛的信息。现在,新西兰几乎所有奶牛在这个数据库里都有完整而详细的记录,相当于每头牛都上了“户口”。

  治理整顿奶粉销售市场

  新西兰由于人口少,在其国内销售的奶粉品牌并不太多,超市里不外乎可瑞康、惠氏、亨氏等婴儿配方奶粉,电视等媒体上也很少看到婴儿奶粉广告。每个品牌有各自的消费群,超市里偶尔能看到某个婴儿配方奶粉进行优惠促销,但总体来说相互竞争并不大。奶粉生产商将产品送到超市销售,超市按一定比例获得应得的利润。
  与别的国家不同,新西兰的乳制品和奶粉主要出口到海外。新西兰有专门的奶粉加工厂从事奶粉代加工业务,一些奶粉出口商向政府相关部门注册申请一个品牌,获得批准后,委托奶粉加工厂生产这一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配方多数是向奶粉加工厂或研发机构购买。这些奶粉的配方和质量均受到政府食品安全局的监管,须符合新西兰的食品表标准。
  由于新西兰一些华人和留学生从事奶粉代购,到当地超市购买婴儿配方奶粉后邮寄到国内赚取差价,使当地超市的婴儿奶粉经常被抢购一空,引起当地消费者不满。
  新西兰政府自2012年9月起整顿奶粉代购市场,禁止个人邮寄奶粉到海外,华人到超市抢购婴儿奶粉的现象大为减少。目前大型连锁超市基本都对婴儿配方奶粉实行限购,规定每名顾客一天最多购买2罐或3罐。
  据记者观察,新西兰全国总人口不到450万,国内市场需求并不大,供应也比较稳定,对奶粉实行限购是因为代购影响到新西兰国内的正常供应链,与“饥饿营销”手段并没有直接联系。

  [相关链接]

  奶业大国倡导母乳喂养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是奶业大国,但仍积极提倡母乳喂养。
  在新西兰,医疗机构普遍张贴宣传母乳喂养的海报,并为孕妇提供产前相关指导。婴儿出院后,助产士会登门回访,推荐母乳喂养。
  新西兰对于妇女产假的规定客观上也推动了母乳喂养的普及。新西兰的带薪产假政策始于2002年7月,妇女如果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享受12周的带薪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由政府支付,最多每周345新元(约合1800元人民币)。产假时间从2004年开始延长为14周。带薪产假政策推出以来,每年政府为此项福利支出7000多万新元。
  记者采访了数位年轻母亲,她们均选择母乳喂养。一些职业妇女会在生产后向单位提出停薪留职一年或更长时间,许多单位也会同意。还有不少妇女选择辞职做全职妈妈,为的就是便于哺乳和照顾孩子,因为请人照看小孩的人工开销很大,还不如自己辞职照顾小孩划算。
  澳大利亚的情况与新西兰类似,公立医院从产妇准备住院阶段就开始鼓励母乳喂养。比如,在产妇住院携带物品的清单中有一条:医院鼓励母乳喂养,如果产妇一定要选择奶粉喂养,那么需自行准备相关器具和奶粉。孩子出生后,护士会立刻把孩子抱给产妇,让孩子吸吮,刺激母乳分泌。
  在公立医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住院时间为3天,其间不时有专门护士前来探望,指导母亲如何正确哺乳。医院还有专门医生负责解答和处理与母乳喂养有关的问题。出院后连续四天,护士还会天天家访,继续对产妇给予指导。
  澳大利亚卫生部发布的《2010-2015全国母乳喂养战略》显示,澳大利亚是母乳喂养率较高的国家,90%的婴儿曾经得到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婴儿到3个月大的比例超过70%。这个5年战略目标是提高婴儿6个月大时的完全母乳喂养比例,鼓励更多母亲哺育孩子到1周岁。
  澳大利亚政府为工作父母提供带薪产假,父亲2周,母亲18周。有些公司或单位在此基础上另外提供带薪假期。去年10月底刚生了个儿子的华侨张女士对记者说,她所在的公司为她提供4个月的带薪产假,她选择再向公司申请18周不带薪假期,这样可以休大约9个月产假而不用担心收入问题。这样的福利可以让母亲延长在家照看孩子的时间,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全球奶业供求链扭曲严重 2013-01-08
· 美国牛奶业陷入危机 2012-12-12
· 美国牛奶业陷入危机 2012-12-12
· 中国奶业的质量“重生”之路 2012-09-27
· 中国奶业振兴需在模式重塑上下工夫 2011-08-3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