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限购现漏洞 补缴个税频造假
2012-03-09   作者:徐健 柳九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限购令“旧政新解”引发的上海本地户籍未婚子女能否购房的政策解释一解再解之时,被扼杀逾半年的“补缴个税”又出现了死灰复燃的迹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最近有不少拟购房者经过中介公司的“包装”,成功获得购房资格。随着政策面的不断收紧,中介公司的“包装”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有包装公司的负责人甚至向记者表示:“做了一年多了,从未失手过。”
  事实上,时至今日,上海各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都表示,补缴的个税均不被认可。

  “造假”手段“天衣无缝”?

  近日,上海宝山区某投资咨询公司的客户经理王全(化名)告诉记者,客户只要交纳2000元的代理费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再经过该公司的“包装”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税金和滞纳金是客户自己掏的,税金的具体数额不确定,要看你希望一个月按多少钱交,我负责帮你控制一个月具体交多少的税。”王全表示,“(做出来的)税单是一年一张,(上面)每个月(纳税记录)都有显示。”
  根据沪版限购令规定,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此前,已有大量代办补缴个税的公司出现。但2011年7月出台的“沪四条”明确规定,补缴个税的行为不予认可。日前,静安、浦东等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也均向记者表示,补缴个税的行为将无法获得购房资格。静安区一位工作人员强调:“税单上一定要每个月都显示缴税额。”
  也就是说,和此前大部分补缴的税单上只有“一笔补缴总额”不同,像王全这样的包装公司已能够“做”出“每个月都显示金额”的税单。从理论上看,沪版“限购令”在税单上设置的“门槛”已被突破。
  王全还进一步介绍,从客户的反应上看,补税买一手房是肯定没有问题,但买二手房可能比较麻烦。他同时强调:“月收入最好不要做得太低,因为如果月交个税显示为零或者数额太低的话,即使交易成功,银行也可能不同意放贷。”
  一位资深律师告诉记者,如果确实是应当缴纳个税而未缴,因买房需要而补缴的,属于依法纳税,并无太大风险;但为购房虚构上海工作经历或虚高应纳税额,则属于为骗贷采取的欺诈行为,一经查实,银行将有权取消贷款。
  话虽如此,但以王全为代表的“补税中介”却对自己的“业务”信心十足。“做了一年多了,从未失手过。”
  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现在像王全这样为拟购房者补缴个税的公司确实不在少数。
  上海浦东某投资管理公司的周小姐发帖称:“无论您是外地人士还是港澳台同胞或者外国友人,无论您在上海有无工作,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和姓名,月工资金额,补缴月份以及地址和邮编即可。本公司长期为政府招商引税,可为大家提供补缴个人所得税的服务。”最后,她强调,“税单无补缴痕迹。”
  昨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联系到周小姐,她表示:“我们能做到税单无补缴痕迹,并且每个月都显示税额,速度也很快。”
  一位近期在市场中购入新房的女士告诉记者,她正委托“补税中介”代办补缴业务,相信很快就能看到税单。“花了不少钱,但为了买房,还是值得的。”

  擦边球频现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政策“擦边球”的频频出现,或许正是僵持已久的上海楼市在限购严令下突然大幅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各大机构监测的楼市成交数据显示,2月27日~3月4日一周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0.15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增长44%。至此,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已经连续五周保持增长态势,也是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今年以来首次突破20万平方米。
  事实上,政策持续执行一年后,因耐不住限购威力而试图微调政策的城市正在持续增多。只不过,去年底至今,地方松动楼市调控的动作都被接连叫停——先有佛山新政“半日游”,接着芜湖购房免契税有补贴政策三日即告夭折,近期,上海不仅叫停了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购二套房的“旧政新解”,还对本地户籍成年子女购房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
  上海方面表示,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执行住房限售政策,政策不改变,力度不放松,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
  相较于“微调失败”的政策面来说,市场的“智慧”则不容小觑。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不仅仅是限购令,从目前市场的反应来看,楼市调控政策在执行层面,正在市场一些中间角色的“努力”下,呈现出“明紧暗松”的市场特征。
  今年2月,浙江宁波象山市被媒体爆出“擅自取消楼市限购,全款可买多套房”的消息;除了限购令之外,2月底,绝迹已久的“一成首付”现象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深圳、广州、南京、武汉、合肥、惠州等地开发商纷纷“暗度陈仓”。
  尽管部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已经就上述消息介入调查,但楼市调控执行层面“外紧内松”迹象日益明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政策执行已有一年,一年时间足以给市场中钻漏洞者找到一些打"擦边球"的办法,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面对如此惨淡的市场和土地财政,执行层面现在谁还愿意收紧啊?谁收紧谁吃亏呀!”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政策层面不断强调从严,而实际执行的时候各个地方出台的政策却相对灵活,并且有可能还会出现阶段性的规避措施来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不理想的局面。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住建部:“限购令”短期不放松 2012-03-09
· 上海限购新政执行口径不一 或卡住“婚房”需求 2012-03-07
· 上海楼市限购趋严 成年未婚子女不得购二套房 2012-03-06
· 上海微调限购被叫停的意义 2012-03-01
· 上海微调限购被叫停彰显楼市调控不可动摇 2012-03-0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