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赝品官司多以败诉告终
2011-06-21   作者:刘超群  来源:天津网
 
【字号

    刘先生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赢得这场官司。但事实上,国内此前出现的多次文物赝品官司多是以败诉告终。
    文化学者吴树经过多年对国内文物市场的调查研究,曾写过报告性文学《中国文物黑皮书》,引起文物界巨大反响。在他看来,文物收藏市场乱象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人性贪婪、鉴定机构水平不足、拍卖公司利益勾结等。
    面对几近失控的文物收藏市场,6月10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称此公约的两大特点为“自律与惩戒并重”。而能否真正终结乱象,还是个未知数。

  民间鉴定不能作为证据

    “文物造假在国内市场上非常普遍,只要稍微有点年代的东西,就有仿品存在。”文化学者吴树经过数年调查指出,国内文物鉴定起来十分困难,尤其是明清官窑瓷器的鉴定更加困难。据他调查,不管是科学鉴定还是目测鉴定,只要一件仿品的仿真度达到85%以上,鉴定起来的难度就很大。
    吴树说,文物复制一般有三种目的:一是对于国家无法收藏原物的珍贵文物进行仿造,使其能够替代原物,起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当时文化的积极作用。二是一种半文化、半商业的复制行为,就是明确告知商品是艺术复制品,为了满足部分酷爱古代文物,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原物的需求者,这种复制行为能够起到传承民族传统工艺、普及文物知识、满足市场需求的正面作用。三是出于商业暴利目的的造假行为,这种复制开宗明义,就是为了骗人骗钱,从法律角度看是违法行为。
    对于专家造假问题,吴树说:“确实存在,至于是哪些人,不太好说。”
    他认为,之所以赝品能够大量流通,在于中国的文物鉴定问题严重,处于乱世状态。搞目测鉴定的许多人滥竽充数、鱼目混珠,搞科技的各自为战、莫衷一是,造成了文物鉴定业的混乱不堪。“保护对象真假不辨,你保护什么?失去了大前提。”吴树将文物鉴定的现状表述为:“高科技制假,低科技鉴定。”他走访了多家文物鉴定机构,包括一些国家有关科研部门,得知如今没有专门鉴定文物的仪器,文物鉴定都是借用相关门类的仪器。“这其实是个重视程度的问题,要是能跟研究宇宙飞船一样去研究文物鉴定仪器,我相信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吴树说道。
    而对于这些鉴定能否作为证据用于文物赝品官司,吴树说,目前国内并没有权威鉴定机构,所谓权威鉴定机构,就是国家鉴定委员会和省文物鉴定小组,但这些机构作鉴定都不对外。虽然有些专家到一些民间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保障他的鉴定就是最终鉴定,这些民间机构的鉴定不能作为法律证据。”
    这就让文物赝品官司几乎没有胜诉率。这些年,吴树碰到过很多起败诉的案例,“画家吴冠中曾在一幅冒充自己所画的假画上亲笔写下这幅画属于伪作,最后官司还是打输了。我的好朋友画家史国良,多次因为拍卖公司卖他的假画提出抗议,反而还遭到拍卖公司的封杀。”

  市场乱象丛生 利益交织严重

    吴树近年来接连推出《中国文物黑皮书》系列之《谁在收藏中国》和《谁在拍卖中国》,对中国文物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实景式描绘。他用八个字概括这个市场:“市场繁荣,乱象丛生。”
    “除了像嘉德等大的拍卖公司对赝品把关比较严格,一些不良的拍卖公司只要给钱就卖,拍卖赝品的现象非常突出。”吴树说,之所以拍卖公司能够公然拍卖赝品,在于有《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保护,“拍卖人只要在拍前声明不保证拍品真伪,便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6月10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而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西沐撰文指出,“自律”是快速又廉价的方法。但自律不能只为应付市场,推出自律的“遮丑布”抵挡一阵,而不是从根本上去解决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无益于市场,甚至会在更大程度上让人看到管理的力度及杀伤力的底线,会进一步纵容相关乱象的漫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拍协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 2011-06-11
· 国家文物局:禁止文保单位将经营收益作为利润分配 2011-05-25
·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最终属于谁 2011-05-16
· 文化市场深浅难测 文物拍卖企业“知假拍假” 2011-05-11
· 故宫文物将亮相卢浮宫 2011-03-3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