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心里话]恩施茶农唱新调
    2007-11-30    记者:贺萌 杨希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武汉11月29日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高水美,盛产中国历史名茶“恩施玉露”,被喻为富硒茶都。“我们种茶讲科学,讲环保,价钱卖得好,收入就高,种茶种出了好日子!”在位于州府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灯笼坝村的茶园里,茶农杨理英自豪地讲述着自家生活的巨大变化。
  “我今年44岁,从1992年开始种茶算起,已经有十几年了,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我们这里种茶讲科学,讲环保。这些年,政府补贴农民,给我们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生火做饭,再也不用上山砍柴了。政府还给我们修了公路,以前的泥土路都没了。现在晴天不沾灰,雨天不沾泥。各家院子里都建了厕所,猪圈也都翻新了,家家户户都干净漂亮,跟城里的小洋房一样。”
  “这些跟种茶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过去猪圈和厕所不分,很不卫生。现在猪圈连上沼气池,自家就能发酵沼气,点灯做饭都能用。沼液和沼渣都是无公害的好肥,施到茶园里,茶叶长得好,还经济实惠。”
  “云雾山中出好茶,我们这里的茶叶自古以来就很有名,但以往总愁卖不出去。以前茶歌里唱的是‘你上哪山采什么茶?不如在屋里种庄稼’。现在我们的家园建设漂亮了,公路也修好了,外地的老板都到我们这里来投资建茶叶加工厂,我们的茶叶都卖到欧洲去了。”
  “我家现在有8亩茶田,一年收入4万多元,在我们村属于中等水平。我的两个儿子都读了大学。以前孩子们小的时候,家里一年收入才四五百元钱,两个孩子读小学一年就要一二百元,那时候日子很紧巴。”
  “要我说,建设新农村跟党的政策和政府的工作分不开,现在我们山区茶农的好生活是拿钱买不来的啊。我从五六岁就开始上山砍柴。那时候,女儿家用篓子背,男娃子用肩膀扛,砍一趟柴要两三个小时。树砍多了,环境差了,茶叶也种不好。要不是政府指导我们科学种茶,建设生态家园,我们哪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啊!”
  恩施市市委书记谭文骄说,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芭蕉乡正在打造以茶产业为基础的生态富硒茶旅游文化走廊,茶农们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正是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恩施把新农村建设着力点放在建设绿色生态新农村上,成功探索出了以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被农业部命名为“恩施模式”。
  杨理英说:“你看我家门口的对联——青山绿水村村好,国富家强户户兴,这是我们茶农的感受,更是我们对国家的祝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