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旺了人气,淡了生意”
    2006-11-13    本报记者:俞丽虹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海南京路。本报记者 刘颖 摄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享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这条商业街被改建成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之后,迅速在全国许多城市引发了“步行街热”。“以步行街的形式,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更新改造,恢复其繁荣,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遗憾与不足……”一位商业研究人士评价说。
    1999年9月20日,改造后的南京路步行街正式开街,全长1033米,集购物、旅游、商务、文化、展示五大功能于一身。开街之初,其日均客流量达到甚至超过100万人次。
    作为商业街区改造的一种重要形式,步行街能够有效缓解车辆交通与商业活动之间的矛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开放自由的购物空间,展示城市的商业历史和景观等诸多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然而,对于部分沿街商铺,尤其是大型百货商厦来说,庞大的人流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火爆销售,几家知名百货商厦的经营业绩还曾一度出现下滑。装潢气派的店堂内,走走看看的游客多,真正掏钱消费的顾客少。经营者们不禁感叹,步行街改造为何“旺了人气,淡了生意”?
    “这也是国内不少城市进行步行街改造时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齐晓斋分析说,功能定位,是商业街改造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而正确定位的前提,则是消费群体研究。“步行街上的客流由哪些人群组成?他们来步行街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消费需求?”
    近年来在国内许多城市,步行街改造的对象往往是最好的地段、最热闹的商业街区;在改造规划中,引入国际一流品牌、打造一流商业街等提法也屡见不鲜。但矛盾也随之产生了:一方面,以外地游客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步行街消费人群,对豪华的装修、高档的商品、昂贵的价格常常“敬而远之”;另一方面,部分国际顶级品牌认为步行街人流过于密集,环境嘈杂,不愿意将旗舰店开设于此。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不久前完成的《上海市商圈客流调查报告》显示,在上海八大商圈中,南京路步行街的日均客流量明显高于其它商街、商圈;但如果把以购物为目的的人群称为“高目的性有效客流”,把随便逛逛的人群称为“低目的性有效客流”,豫园、淮海路的“高目的性有效客流”比例均高于南京路步行街。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孙元欣教授表示,商业街改造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否摆脱传统的单个商场之间的竞争,形成步行街的整体效应、提升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因此,步行街上的各种商业业态要互补,比例要协调,功能要整合,避免业态雷同、商品结构雷同。
    “譬如,大量的游客是南京路步行街区别于其它商街、商圈的重要特点,这里的商店应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增加餐饮、服饰、娱乐休闲等,把‘客流’变成真正能够实现消费的‘商流’。同时,百货商厦的比重需要得到控制,或者至少进行商品结构的差异化定位。”孙元欣说,这种“搭配、组合”的工作,一般无法依靠少数商业企业来独立完成。
    据了解,诸如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等国际知名的商业步行街,成立了专门的商业街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协调和管理,包括组织沿街商铺的整体营销活动等。而在国内,大多数商业街管理部门还停留于街容、街貌的维护,一些由个别商家自发组成的“联合会”则缺少足够的执行力。
    专家认为,超规模发展步行街,也是商业街区改造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譬如,根据国际经验和相关研究,步行街的长度以600米至1000米较为适宜,如果步行街的规模过大、过长,会让顾客感觉疲劳,甚至厌倦。再如,我国一些北方城市的道路较宽,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步行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特色和氛围往往难以充分体现,而旺盛的人气、热闹的场景通常能够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南京路步行街的商业设施面积几乎翻了一番,日均客流量却没有相应的大幅度增加。”一家百货商厦的负责人说,“步行街规模扩大了,但缺乏足够的客流量来支撑销售,这是让我们感到头疼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商业街改造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南京路步行街自开街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调整、改造。根据当地主管部门的规划,未来几年内,南京路步行街不仅要继续调整商圈的商业结构,展示民族经典品牌、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同时还将大力提升整体商务档次,以吸引当地更具消费能力的年轻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