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7日首次在华盛顿拉开帷幕,作为此前已进行过多轮的中美“战略对话”与“战略经济对话”的续篇,此次对话由于机制合并、层级升高、议题拓展,而备受关注。 在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后,中美高层对话机制也随之升格,这当然表明了新一届美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格外重视。这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美关系已经高度“全球化”,双方的一举一动不仅波及彼此,还将在全球层面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仍旧前景未明、世界经济还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两国通过高层对话商定如何共御危机,从而推动全球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和政治稳定,无论对中美两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意义重大。 中美对话机制的升级,不言而喻还流露出双方都希望通过新的对话平台,在短期内便达成更多成效的意愿。中国希望美国继续开放市场、美国希望中国继续多买美国国债,都是这些意愿的组成部分。在双方对对方都有很多期待的情况下,对话磋商应当避免的乃是零和游戏,不要以一方所失换得另一方所得,而要拓宽视野,在更高的层面为两国和全球的共同未来而从长计议,尽量形成双方都可接受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安排。在这方面,并非没有前车之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起飞,美国与日本也曾进行过多次“战略对话”,由此形成的“广场协议”,却使日本其后迎来了“失去的十年”,而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日本经济仍未见明显起色。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不应是当年美日战略对话的翻版。 为迎接这次对话,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日前专门发表声明,期望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着重处理在当前和长期战略利益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涉及双边、地区和全球等广泛领域”,以便“为实现未来的双边合作机制打下基础”。这未尝不是中国的期待。要实现这种结果,中美两国确实需要登高望远,着重开拓共同利益,而不是局限在某些狭窄的议题。过去几年间,中美经济对话对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等议题多有偏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偏好,是美国经济虚拟资本主义化的必然要求。对于金融体系仍欠发达的中国来说,加强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必要的,但在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失度,却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金融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便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在金融领域“创新”过度有关。 中美之间当前的一个很大共同利益,乃是防止金融危机继续向实体经济蔓延,以及金融和经济危机演化为政治、军事危机。虽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世界经济也有复苏势头,但还很难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已经触底,危机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因此,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完整性,防止大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而拿起保护主义大棒,对保持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正常稳定运行,极为重要。 中美两国今后相当长时间的另外一个重要共同利益,乃是两国放眼未来,共同致力于开发利用新的技术集群和经济增长模式,以便为走出危机、重振经济体系或者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在过去上百年来发生过的世界经济危机中,都曾有过一些国家或者沉沦,或者命运提升。从危机中及时准确把握未来社会技术和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是国家走出危机和兴起的重要凭借。此次中美对话将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也列为重要内容,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加剧、节能减排要求凸显的新形势下,中美在清洁能源、环保和节能技术领域扩大合作,共同加强对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开发,不仅可能为两国带来生态环境效益,而且可能为两国实体经济复苏带来难得机遇。中美在这一领域开拓共同利益,将殊少争议,可行且意义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