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国内油价一直在“滥涨”?
    2009-07-06    王文武    来源:荆楚网

  两则关于油价的新闻,无疑让前些日子的油价上调备受质疑。其一,《广州日报》报道,从6月1日到30日,国际原油期价从每桶68。06美元涨至69。89美元,上涨2。7%;在此期间,北京汽油价格却从每升5。89元上调至6。37元,涨幅8。1%。与美国汽油零售价格相比,中国的汽油价格大约高出1。8元。其二,《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在全球智库峰会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判断,“油价激烈波动的真正原因仍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热钱在作怪。”
  根据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交易日涨跌超过4%,中国即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根据这一新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已经先后三次涨价(3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下旬)。经过三次涨价,国内油价从去年年底费改税之后开始一路飙升,直至目前的价格。与油价飙升相呼应的是,公众的反对和质疑声,可以说,每一次涨价尤其是后来的两次涨价,国家发改委调价要么遮遮掩掩、要么偷偷摸摸,已经透支了人们对其的信任。
  关于国内油价高于美国油价的言论,笔者和广大消费者一样,亦早有耳闻。按照专家的估算,中国汽油价格大约高出美国1。8美元,即人民币约12。3美元。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领头羊,其居民购买力与中国民众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而,中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却比美国大得多。不得不说这一种奇怪的生态现象。总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油价应该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低很多才算合理。
  关于热钱,外国人趁金融危机的空档,将石油当作“金融”来玩,从而撬动了全球油价的上涨。此种情况的结果是,以北海布伦特、阿联酋迪拜、美国纽约、印尼辛塔等地的原油期货为轴心,它们涨价,我们埋单,而且作为全球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是最大的客户。相对于国际油价而言,它们以此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回暖,而我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我们”,又以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为主要群体。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没必要去凑国际油价的热闹。尤其是在涨价方面,要以中国的国情和消费者的声音为重要参考,既要考虑经济硬环境,还要考虑社会软环境。如果要执意赶国际油价时髦,那为什么去年国际原油价格接近150美元每桶时,国内油价处于高位,但当国际油价降到近30美元时,国内依然是高油价?
  诚如报道中一些消费者的困惑——国内成品油价比美国还高合不合理?如此油价形成机制还算是“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吗?笔者也感到十分困惑。通过以上的两则报道,笔者在此不妨妄加点评一下,目前国内油价上涨的定价机制是不合理的,既然有“热钱”因素存在,就说明国际油价涨得不科学、没规律,我们为什么非要跟风呢?其二,国内油价长时间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莫非我们已经是超发达国家?由此,笔者认为,国内油价上涨其实一直是在“滥涨”,以牺牲广大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堵油企的窟窿。

  相关稿件
· 中国油价超美国能给个说法吗 2009-07-06
· 油价上调怎能与国内外市场皆脱轨 2009-07-06
· [油价]成品油定价机制挨了市场一耳光 2009-07-06
· 油价上调是一次失败的公共政策案例 2009-07-06
· 失业率重挫美欧股市和油价 200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