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辨性应是教育转型的方向
——访《24堂财富课》作者陈志武
    2009-08-10    本报记者:李晓辉 文/摄    来源:经济参考报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陈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视野,“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金融发展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近闻陈志武回国办事,《经济参考报》记者与其相约中国大饭店。大堂一隅,陈志武教授正与如家连锁酒店创始人沈南鹏先生交谈甚欢,俩人均对中国随后几个月的经济形势表露关注之情。忙碌的陈志武,只给了记者一小时的采访时间。
    “经济学真的贴近人的天然本性,只要你对人、对社会有足够的敏感度并细心观察,即使像陈笛(其女14岁)这样的小孩子,在还没有学过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她照样能想到如何管理公司、领悟到不同商业模式的诀窍。”陈志武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道出了他与女儿交流对话的感受。

    与子女交流感兴趣的话题

    《24堂财富课》是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的对话集,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称其为“陈志武的‘私塾’教案”。同是为人之父的我们,谈话自然离不开教育的话题。
    “中国的家长大多与孩子谈论更多的是在校学习中的问题,关注的是孩子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从书中可以感觉到,您是位有心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比如您的小女儿对经商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想着创业和赚钱,甚至想着哪一天能成为亿万富翁。您采取的做法不是去抑制孩子这些天真的想法,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巧妙地将富豪如何创业及商业模式融汇到谈话之中。您是怎么想的?”记者问道。
    “首先,这些话题都是没有经过设计的,是很随机的。”陈志武说。
    “《24堂财富课》中的第一个话题‘盖茨的商业模式’,就是一天早晨7点多,我带着陈笛和她姐姐去上学,收音机里面正好说到美国最新富豪排行榜,讲到盖茨排首位,有500多亿美元。陈笛就问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他一天也是24小时,不可能比别人时间多,他再怎么勤劳,再怎么不睡觉,在24小时里面通过一双手直接能够创造的价值肯定不可能那么多。为什么他可以是500亿美元的富翁,这个道理到底在哪里?”
    陈志武接着说,“根据微软的例子有很多可以讲下去的思路和线索。其中我向她灌输了只要是人人都要用的,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个市场就会很大。如果在商业模式上做得好,能够产生销售和总的利润空间,可以按照不同数量级的方式去增长。”
    陈笛很喜欢钱,书中并不畏言。陈志武还给记者讲了件有趣的事。
    “陈笛的姐姐有时需要妹妹帮她保护一些不让爸爸、妈妈知道的隐私,陈笛就会利用这点向姐姐要钱。结果,陈笛把姐姐未来两年的零花钱都已经提前预收了。”闻听此言,我们捧腹大笑,好一个鬼精灵。
    “后来我说陈笛你怎么忍心,把你姐姐未来两年的零花钱都给你了。她说,我姐姐不想要钱。再一个我知道怎么掌握她最痛的地方,所以她每次求我的时候,我就找她最痛的地方去谈价钱。”陈志武笑着说。
    “陈笛的这种趋利性,你是否担心她将来的道德观?”记者问。
    陈志武认为,与孩子谈赚钱、谈商业模式,并不影响对孩子传输做人的道德、伦理。
    比如说书中有一集陈笛花很多天的时间琢磨一件事。因为那段时间她自己很喜欢吃糖,她就想到,中国的儿童那么多,如果在每一个小学、幼儿园的门口都开一个糖果店,将其做成连锁店的商业模式,肯定很赚钱。
    “后来我把这个话题转变成道德方面的探讨。”陈志武说。
    我说,你知道妈妈不让你每天吃糖,你也知道吃糖以后会发胖,对身体不好,你还要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让更多小孩去买糖,这个在伦理上、道义上有一点过不去。
    “她那次跟我针锋相对,她说,‘你不是每天去星巴克喝咖啡吗,咖啡难道对你身体好吗?为什么星巴克公司在全球开了几万家分店,他们怎么不考虑赚的是好钱还是坏钱,不顾道德上的考虑而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张呢?为什么你可以说星巴克商业模式很好,而我这个就不行?’”
    陈志武说,我向来主张跟学生、子女讨论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有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一个话题从不同的方面尽量都讲出来,让他们自己去判断。
    谈起女儿,陈志武滔滔不绝,舐犊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的教育体制束缚产业结构升级

    《24堂财富课》中陈笛问了一个问题,就是杰克读完耶鲁后,为什么还要去哈佛商学院读书?这也是我关心的。记者请陈志武谈谈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
    “我在书中提到,耶鲁本科教育是注重全方位的基础教育,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与工程等等各方面都要学,目的是首先教每个学生怎么做社会中负责任的公民、怎么独立思辨。”
    “美国教育体系侧重通识教育,即培养通才,而不是教学生的谋生技能。”他说,美国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时期,就非常注重全方位的基础教育。从小培养美国孩子“全球化”的视野与思维。
    “谋生技能,或对某专业学科的深入研究,这些是大学毕业后、读研究生时期的任务。”陈志武说。
    谈及中国的教育体制,陈志武站在更高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教育体制的关系。虽然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多种,但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
    他指出,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相比更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移也非常困难。从上幼儿园到读研究生,中国教育一直强调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这样的教育体制培养出的也只能从事制造业。建立创新型社会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必须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只看重硬技术、偏重训练工程思维,而离开市场和人性的研究,难以建立价值观。
    美国的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人学会思辨,让学生听到任何话都自然去怀疑、审视,然后去寻找证据证明这个话在逻辑上、事实上或数据上是否站得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却是培养自主思考非常重要的开端。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多方面渴求,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

    国有化不是解决危机的必要手段

    在《24堂财富课》一书中,记者看到了一章很有意思的话题。
    原由是一天早晨陈志武带陈笛去一家名叫Dunkin’Donuts的甜饼店购买食品,陈笛依然要了她最喜欢吃的炸面球,付了6个的钱,售货员却给了10个,这引发了她对公司不是自己的,赚多赚少与员工无关的思考。进而陈志武与陈笛交流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
    事实上,美国政府为了渡过危机,介入了一些公司和银行。中国在航空业、钢铁业、公路建筑业以及房地产等行业,也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记者就此现象请陈志武谈一下他的观点。
    “很遗憾,这次金融危机让很多人得出了一些在我看来是很荒唐的结论。”陈志武说。
    以为由国家和政府来主导经济,通过宏观调控甚至于微观调控,可以更好地抑制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风险。这种结论跟整个人类经济史是相悖的。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都在进行私有化改革,这种潮流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现象。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认为,由政府来经营经济可以更加繁荣。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美国政府介入一些公司和银行是其短暂的解决危机的手段,政府并不是从此以后就作为利益主体直接去经营这些公司和银行。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还是有许多人并没完全理解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如此之大,以至于这种不理解并没有妨碍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长远来看这些结论肯定会误导人。

  相关稿件
· 世界数字图书馆正式启用 2009-04-22
· 日本书店热卖奥巴马图书 2009-01-23
· 工商联出版社重金引进一批精品图书 2009-01-05
· 图书大厦设"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专柜 2008-12-10
· 河北省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优秀图书书稿 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