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强调减税很有可能加剧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严重失衡问题,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和产业发展失衡。 减税!减税!——减税堪称目前社会舆论关于经济政策的最强烈呼声。在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的功用确实也日渐突出,然而,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单纯强调减税很有可能加剧而不是缓解上述失衡。 首先,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失衡,直至两极分化;为了避免两极分化,尽管需要努力在初次分配环节增进公平,但主要还是需要通过财税工具实现更为公平的再分配。单纯、片面地主张减税,实际上更有利于高收入阶层而不是中低收入阶层,从而只能加剧我国已经非常严重的收入失衡。 其次,在区域发展领域,改革3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落差已经达到共和国建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地步,矫正这一局面是国家大政方针所在。然而,单纯、片面强调减税将削弱我们缓解区域发展失衡的能力。须知,目前中央财政虽然强劲,但地方财政虚弱,省级财政总体赤字。上半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65.2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8069.29亿元,地方财政赤字2804.08亿元。而且,地方财政赤字非常普遍。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上半年一般预算盈余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7个省/直辖市,其余24个省级行政区一般预算收支全部赤字。倘若大幅度减税而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结果将是其余24个相对欠发达的省级行政区财政难以为继。 此外,我国社会分化和话语权力(或政治游说能力)的变迁进一步加大了片面减税恶化发展失衡的风险。就个人收入分配而言,我国社会分化剧烈,高收入阶层已经攫取了多得不成比例的话语权力,倘若将减税列为当前至高无上的原则,结果很可能是工薪阶层需要承担的税种减少无几,高收入阶层的税赋却不成比例地大幅度减轻。 就区域发展而言,我国有影响的市场化媒体基本上都集中在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应地,他们的主张尽管打着“民意”的招牌,却不可避免地往往更多地反映了发达地区的局部利益,对全局利益考虑不足。在近年的成品油价格之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为维持成品油低价使得我国炼油厂普遍亏损,炼油厂集中的中等发达的中部地区财政、就业损失惨重,等于是补贴成品油消费集中的东部地区,而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市场化媒体上触目皆是对成品油提价、对国有石油公司“垄断”的口诛笔伐,却几乎见不到对炼油厂及其所在地区损失的分析,见不到自我反省。在税收问题上,同样如此。 回顾历史,过度强调低税率曾经是导致明朝覆亡的重要原因。晚明数十年间,录取进士已有70%以上出身工商富豪家庭,江南出身者尤多。正是他们打着“爱惜民力”、“减税”之类“正义”的旗号,操纵政府豁免了晚明蓬勃发展的工商业(特别是南方工商业)的税收责任,导致严重依赖农业税的明朝中央财政极为虚弱。最后,明朝在民变和满洲人的夹攻下崩溃,包括江南资产阶级在内,全国75%以上的人口死于满清屠刀之下(根据《明史》等户口统计计算)。历史教训,我们理当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