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着眼点
    2007-05-11    安小兰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勃兴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为了适应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急速增长的局面,全国许多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方向的专业,以期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面对这样一个新兴的学科,中国高校无论在培养目标还是课程设置方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足和迷茫。西方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我们不妨看看他们的做法,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西方各高校,并没有一个专业冠之以文化产业或文化产业管理。与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概念有很大交结的是艺术管理专业,又因不同侧重细分为一些具体的门类,如表演艺术管理、剧院管理、视觉艺术管理、艺术政策和管理、艺术设计和文化管理、社区艺术管理、艺术与媒体管理等。这里所说的艺术,特别指传统的高雅艺术,如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
  以美国肯塔基大学为例,这个学校1988年开设艺术管理项目(专业),隶属于学校艺术学院,学制四年,授予艺术管理学士学位。其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艺术管理人才需求,旨在培养既具敏锐的商业头脑又具艺术感受力的学生。在此目标下,开设了一些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艺术演播室、艺术史、音乐表演、音乐史、剧院五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紧紧围绕艺术专业,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同时,又将管理和财经课程交叉进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交叉不是生硬的组合,而是两者的融合,像艺术资金筹措、艺术组织的财务管理这样的课程,都是针对艺术行业的特殊商业运作规律而设置的。
  按照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定义,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几个方面。如果以行业划分,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与文化相关的所有行业。前面所说的艺术管理大体上就是这里所指的文化艺术,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娱乐文化产业。这些专业,在西方又有专门的学科和培养途径。例如,纽约大学出版中心以培养出版人才而闻名世界,这里既授予出版专业的硕士学位,又有高质量的短期培训。其培养方向,在出版科学之下又细分为书籍出版、电子出版、编辑、杂志出版、营销几个主题。在电影管理人才方面,美国电影协会(AFI)就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培养将来在当代电影、电视、数字媒体方面工作的职业人才,并有硕士学位点。
  由此看来,西方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和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他们是将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挂靠在不同的学科之下,进行分门别类的培养。这样做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涵盖到方方面面,而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将来只可能从事某一个行业。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每个行业的人都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胜任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