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市场最大问题是什么
    2007-09-06    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目前A股市场蕴藏的最大风险就是,由于倾向性的资源配置,正在使其逐步丧失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无须再提那些总市值、开户数、证券化率这些数字,那正是中国股改成功的注脚之一。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有意引导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正日益向银行、证券、房地产与矿产等资源类企业集中。
    随着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回归的脚步声近,A股市场将有13家银行类上市公司,占了市场权重的将近半壁江山。据统计显示,年初至今,包括年内新上市银行在内的12家银行类上市公司平均涨幅接近100%,其中最高的兴业银行达到231%。另据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然,在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银行中,中国银行股估值最高,涨幅较小的中国工商银行PB与PE远超花旗。
    房地产股同样如此,万科总市值超过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总市值之和,后者营业收入总和是万科的数十倍,占据了美国五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虽然正在金融与土地快速集中的情况下加速产业整合,但前十大房地产开发商所占市场份额仅为4%,万科则大约占了1%。2006年年报显示万科实现销售收入212.3亿元,增长52.2%;实现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59.6%。而万科刚以将近百倍的市盈率发行了3.17亿股A股股票,迅即又在8月30日宣布计划发行59亿公司债。在20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或者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几乎清一色地采用了圈钱、囤地、高价售房、继续圈钱的非正常赢利模式。
    资产注入、价值重估、借壳上市,增发、发债、拉高股价,甚至发生数额惊人的内幕交易。A股市场成为了主流上市公司的天堂,也成为了病态资本游戏的乐园。
    从监管层到相关部委,对此危急情势大多未置一词,原因在于符合部门利益。央行虽然时刻提醒金融风险,但对于银行上市补充资本金的改革之路显然表示认可,国资委更是将资本市场视作产业整合的重要武器,不停创造整体上市概念,国资成为了此轮牛市的大赢家。
    资本市场正在成为一种反讽,这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国债、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那里只要一个概念就能从资本市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贷款投资赢利因此成为无法抑制的冲动;货币紧缩政策对能从股市、增发、公司债发行获得优先权的大型企业来说,同样丧失功效。
    可以肯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很难消除,由投资收益而增生的赢利与估值泡沫会越吹越大。
    中国经济处于大发展阶段,不仅需要金融、矿产,更需要服务业、航空业、高科技企业,所有行业中具有优质基因的企业,都需要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手段脱颖而出。很可惜,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与此截然相反,大企业在资本市场继续享受另类垄断之福,他们以再次出售资源的方式圈了一次钱,只要可能,他们会一直出售下去。硬币的另一面是,由于民间投资行动遭到抑制,急需资金并具有一流生产效率的中小企业只能在缺乏融资渠道的泥潭中挣扎,好的公司基因就此沉沦。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市场有人接盘,那就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果真如此吗?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上市资源的垄断性,以及人为抬升蓝筹股价值对于投资者造成的心理暗示,早就说明,这并非一个具有竞争性质的成熟市场。
    要改变这一情况,管理层有必要尽快打破上市资源以及公司债发行等方面的隐性垄断,并且将多层次资本市场从规划落实到实践,在创业板上切忌重蹈资源垄断覆辙。另一方面,在法律与法规的柜架下,要严惩目前越来越明显的内幕交易案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