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的逆袭
2012-06-20   作者:郑渝川  来源:天涯社区
 
【字号

  比尔·克林顿2001年1月卸任美国第42任总统时,美国政府面临的财政局面,已从8年前的空前赤字,转为空前盈余。克林顿当初在选战中取胜,打的是经济牌,让指挥海湾战争获得巨大声望的老布什相形见绌,事实证明,他做到了他所承诺的。非但如此,克林顿在任的8年内,美国政府还积极弥合了里根、老布什时期推进私有化而造成的社会裂痕,社区对于巩固美国人价值观的意义被重新重视。这些,正是这位卷入多次桃色事件,因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罪遭到弹劾的美国总统,可以以罕见的民意高支持率(65%)结束任期的原因。
  一种通行的说法是,小布什政府(2001-2009年)败光了克林顿任期内留下的“家底”,非但很快耗尽了数千亿美元的盈余,还因巨额减税和提高政府支出(总体数额是克林顿任期的2倍),让美国政府欠下了天文数字般的内外债务。让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感到头痛的是,小布什政府确立的减税政策、政府支出政策(含伊战、阿富汗战争,以及发包公共服务的购买费用等),结构上都已趋于刚性化,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已经不切实际,就连细枝末节的改动也会招致茶党人士的杯葛。
  小布什政府推行的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非但没能如许多经济学家笃信的那样,让美国经济实现稳定繁荣,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小布什任内,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袭来,美国出现了长期化的经济衰退,并因政府外包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让美国公民和政府财政在付出高额成本的同时,所获得的公共服务质量相比以前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可以说,小布什政府、共和党、保守右派的拙劣施政,是让奥巴马2008年获得选战胜利并于次年入主白宫的最根本原因。
  奥巴马上任后,推行的诸项改革都面临重重困难,成果寥寥,由此让他所在的美国民主党2010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失利。越来越多的美国共和党、茶党乃至部分民主党政客,又开始在鼓吹里根、老布什、小布什鼓吹过的政纲,即政府主导是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政府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政府监管很难取得效果,坚决反对奥巴马扩大向富人征税及推动医疗改革的法案。《克林顿:重返工作——为什么强劲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开明的政府》一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旨在批驳奥巴马的共和党、茶党对手的政策思路及辩论逻辑,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这本书,堪称克林顿的逆袭。

  反政府只会带来什么?

  《克林顿:重返工作——为什么强劲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开明的政府》这本书的结构很简单,第一部分(第一至五章)系统批驳了美国共和党、茶党的政策思路,回应了美国部分经济学家和媒体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作用提出的诘问。书中第一章即鲜明的指出,美国过去30年里(自里根时期到奥巴马任内),始终存在着“反政府情结”,由此却引发了一连串政策失误,让美国经济萎靡不振、贫富分化加剧、工作岗位奇缺、收入增长停滞,使美国政府债台高筑,甚至使得美国开始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克林顿认为,在国家安全、公共福利政策、教育援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管金融、保护并促进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公共利益、兴建政府工程、建立健全税收征稽体系等领域,只能由政府发挥作用,如果盲目推进私有化或所谓的社会化,反而会降低效率。在他看来,美国共和党及保守右派知识分子要求的减少政府干预,实际上只能让国家安全之外的上述领域事务变得糟糕。书中对比了里根和老布什时期、克林顿时期、小布什时期等时段,美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指标,有力的证明,去监管化、大量减税的政策并未带来经济繁荣,还加剧了财政困难,让美国的社会治安、民众健康、贫富差距、教育水平、技术研发、公共建筑等多方面指数趋于恶化。
  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小布什政府当然被视为第一责任人,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指责克林顿任期内推进落实《社区再投资法》、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同样是埋藏隐患的因素。对此,克林顿本人给予了坦承回应。克林顿不认为《社区再投资法》放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指出积极落实这部法律、向社区居民发放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倒闭和亏损的情况,远远好于那些为了更高回报而将大批资金发放到其他用处的银行。同样,他不认为其任内签署《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终结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局面存在问题,理由是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和监管情况下,监管部门拥有的权限本来就不足;而金融危机也造成了大批纯粹的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倒闭,证明分业经营并不具有绝对的安全性。

  如何重振美国

  《克林顿:重返工作——为什么强劲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开明的政府》书中第二部分对美国经济走出低谷、重新回归正确的竞争发展路线,提出了46条建议。这些建议可整合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解决抵押贷款危机,刺激信贷。克林顿认为美国政府需尽快解决抵押贷款危机,让使用政府担保信贷又不存在违约的人利用当前的低利率对房贷进行再融资,与之同时,要刺激信贷,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向小企业发放贷款,增强美国经济活力。
  第二,千方百计促使更多资金回流美国。克林顿指出,大批美国企业将主要的海外利润用于海外再投资,由此造成美国产业、岗位外流,要求美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并促成逆转。他建议根据在美国就业岗位与海外就业岗位的比率,设定对跨国公司的税率,并对回流、用于创造新岗位的公司海外利润给予全额免税。
  第三,更新美国的基础设施。克林顿提出这方面建议,基于几点考虑:第一,美国公路、桥梁、铁路、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大多已有几十年乃至一百多年历史,老旧不堪,亟待更新。第二,为推动这些基础设施更好的应用新能源、新技术,减少美国能耗。第三,借机提高地下热能的开发,将现有的垃圾处理厂改造为发电厂。
  第四,支持各州和地方的创新活动,特别是绿色新能源的试验。
  第五,创新美国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结构,提升美国制造、出口能力。这本书建议,美国应与购买美国债券的中国、向美国出口石油的沙特签署长期的粮食出口协议;与韩国、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签署贸易协定;重新评估美国已签署的贸易协定;以城市为单位评估出口能力,加大力度帮助大小企业加大商品出口。
  第六,重塑美国高端制造业,推动美国企业将外包在海外的工作岗位“内包回国”,制定美国促进内需的政策,让美国人购买负担得起的“美国货”。
  第七,鼓励并重点资助美国学生攻读工科、理科基础科学学科,从根本上夯实美国的科研技术力量,并通过更有吸引力的移民政策,从亚洲和欧洲国家引进创新人才。
  应该说,作为一名离任总统,又曾在离任后刻意长期淡出舆论视野(为避免让担任公职的妻子受到过多不必要的纷扰),克林顿在美国政界的影响力已不再如当年那样显著,他提出的上述建议未必能(很快的)引起跨党派的重视和采纳,进而转化为美国政府的政策。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建议从方向上看,与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及部分经济学家、智库专家的政策思路不谋而合,美国政府目前也确在力推“再工业化”、重塑制造业基础、加快绿色新能源开发及应用、促进海外资金回流——这些,显然很可能对正在经历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建设的中国造成重大影响。简言之,克林顿的建议,应当引起中国读者特别是政府决策者、经济学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评《克林顿:重返工作》 2012-06-04
· 克林顿新书擎画施政蓝图 2012-05-26
· 《克林顿:重返工作》训斥奥巴马 2012-04-27
· 《克林顿:重返工作》 2012-04-25
· 消息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有意出任世行行长 2011-06-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