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房价高涨,出口占GDP比重过大,贸易顺差过高,储蓄率居高不下……这些都指向一点,即中国经济结构是失衡的,甚至成为“国际经济麻烦制造者”。那么,中国经济结构真的失衡了吗?【购买
 
内容简介
  作者以缜密的分析和开阔的国际对比告诉我们,一些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都是经济迅速成长的“并发症”。这些问题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日本,韩国,东南亚一样有过。而这些问题,可能即将到达它的顶峰。中国经济的失衡不是“绝症”,发展中的问题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图书精选
中国经济为何失衡?
  几天前刚一回来,朋友就告诉我,下午有个人来找过你。奇怪的是,我并不认识他们描述的那个人,更奇怪的是据说他要和我讨论经济上的问题。
  遇到这种事总能引起人们的好奇,不过我又有些担心。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是很难有效地讨论问题的。现在,许多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博士论文是用西方经济学的范式写就的,这样论文送审到一些“正统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的手中,通常会很成问题。再者,既便我们有社会学所说的“共同经验范畴”,但十个经济学家通常会有十一种不同的答案——何况是我这样对经济学参悟不深的呢?所以也不一定能讨论出什么所以然来。
  一边这样想,一边打开电脑,还没浏览几个网页,朋友又跑过来说那人又打来电话,听说你回来了,他马上就过来。
  来者是位中年男士。几句话之后,他就把讨论的问题锁定在经济增长的效率上了。
  问题的背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这个模式是以高储蓄、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这一模式曾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1997年的金融危机动摇了人们对它的普遍赞誉。保罗?克鲁格曼是最著名的质疑者,他因成功地预测到金融危机而声名大噪;另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经济学家是艾伦?杨格,他长期致力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特征的研究……[详细]
 
书 评
 作者评论
中国经济结构真的失衡了吗?
  11月的杭州,秋色渐浓。我决定来杭州住上数日。玉皇山下,西湖长桥生态公园,是我每天上午出来看书和散步的地方。下午回到宾馆,会为一些杂志社审阅论文或者思考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其中一个理论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论”…[详细]
失衡的中国经济 黑天鹅还是白天鹅
  在笔者看来,关于中国经验的特殊性论者和一般性论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特殊性论者强调过程,一般性论者更强调目标或结果。特殊性论者实际上认为,中国经济的成就伴随三个变化过程:所有制从公有到混合、个人产权界定从空白到模糊、政府计划从指令到指导。这一过程的方向是个人产权和政府功能得到合理界定,而这正好是一般性论者所强调的…[详细]
失衡是经济赶超过程中的合理现象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经济不啻为一神奇的存在。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然而经济规模跻身全球第二;全球前列贸易大国,然而货币在资本项下并不可自由兑换,境外流通率少得可怜;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然而中国创造却千呼万唤难出来;投资与出口居高不下,消费却始终不振;更不用说对比人均收入排名靠后,然而房价水平却遥遥领先…[详细]
用超越性视角观察经济
  生活在当下这个“经济社会”,普通人常有一种“压抑感”: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涌现出如此之多重大而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要看懂、看透这些现象已经很吃力,何况这些现象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另一方面,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普通人本来可以求助于经济学家,但现在的情况是“一百个经济学家对于同一个现象可能有一百零一个解释”,让人无所适从…[详细]
 媒体评论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国经济社会中涌现出诸多重大而令人困惑的现象和问题。本书不仅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还从独特视角解答了一系列困惑,乃至澄清了一些广为流传的谬误。值得仔细品读。
——洪葭管 研究员,上海市金融学会顾问,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非常独特,不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翻版,但未来将会怎样,机会与风险在哪里?太具有探究价值了。本书作者是年轻而富有才气的学者,他独到的探索能给你带来启发和视野的开阔。
——李迅雷 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对于想要理解中国经济的人来说,坊间流传的大量杂音让人无所适从——到底什么才是保持经济更强、更公平和可持续增长的最佳政策?我们需要的是对数据的精深理解而不是道听途说,以及对现实世界如何运转进行仔细可靠的剖析。这样做也许不太夺人眼球,但却是更佳政策的指引。傅勇的文章正是如此。不管是深入探究日本的经验,指出日元升值并非日本经济泡沫或崩溃的根由,抑或是主张当前应有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以激发明天的消费,或者是呼吁更具智慧的城市化模式,他的分析都清醒理智,引人入胜,清晰流畅。很值得一读。
——王志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首席经济学家
   经济学知识之深奥使其有远离大众的趋势,而经济现象却在每个寻常人的身边。因此,特别需要有学者在经济学研究与公众的认知之间架起桥梁,本书的作者就是在做这样的努力。只有基于扎实的研究,才能传播正确的知识,为此,经济学家仍需共同努力。
——陆铭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中美两国工作多年,总觉得经济范式的巨大差异远远超出宏观数据所提供的简单对比。此书帮助我解开了对经济问题的一些由来已久的疑惑。依仗在经济学理论体系方面的扎实功底,作者可以将看似繁杂的经济现象给出一以贯之的诠释,行文流畅,令人信服,绝非目前学界出版界许多拾人牙慧之作所能比拟。
——罗鼐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
 网友评论
大柳树 发表于2011-04-22 13:28:08
  傅勇的《失衡的巨龙》以史为镜,对比了曾经同样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认为“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只是经济迅速成长的“并发症”,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这本书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图书目录
序 中国经济结构真的失衡了吗?
导读
第一部分
经济模式之辩——失衡的巨龙:寓言还是预言?
导言
中印经济的增长寓言
从哪里解开中国的高储蓄之谜?
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成长的烦恼”?
你好,刘易斯拐点
中国失去出口,经济将会怎样?
供给为何没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结构调整的金融深化抓手
公务员“热”的“冷”思考
用幸福指数取代国内生产总值能否更幸福?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公平:一项经济调查的启示
当心政府的企业家精神
中国经济为何失衡?
梦想比现实更重要?
中国城镇化:南张楼模式,还是龙港模式?
谁是全球经济麻烦的制造者?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之间——高增长低通胀:馅饼还是陷阱?
第三部分
货币政策之思——动荡岁月:面纱还是权杖?
后记
…[详细]
 作者介绍
作 者:傅勇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S)博士,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从事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担任浙江财经学院农村金融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40人?青年论坛成员。《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上海金融》杂志特约评论员。
  主要兴趣领域为宏观经济、公共财政和货币政策。近年来,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国际经济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部分转载。在《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主流财经媒体,发表经济专论、专栏散文数百篇。出版专著《中国式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探寻转变发展模式的制度性框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010年“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精品推荐
· 《卓越领导的七项修炼》
· 《七项法则》
· 《国学与新经济学》
 合作伙伴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